Wednesday, April 10, 2024

2024-04-07 腦有所醫

阿爾茲海默症是認知障礙症中最常見的種類,患者會喪失短期記憶以至自理能力,一般在中晚期出現病徵才能診斷到。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技術,用一滴血就能檢測早期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可及早接受緩減病情的治療。
記者:廖天贊

Wednesday, April 3, 2024

2024-03-31 棋牌人生

一般人將桌上遊戲(Board games)的棋牌類,視為消閒娛樂,未必聯想到有其他的可能性。不過自去年杭州亞運,首次將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和橋牌等等納入賽事項目後,多了人認知它們是一種智力運動(Mind Sports),可以有效鍛鍊人的邏輯思維。到底這類智力運動員,平日會如何在不同的生活範疇,發揮「腦力」?一般人要接觸智力運動,又有否年齡限制?
記者:陳嘉敏

Tuesday, March 26, 2024

2024-03-24 獨「企」難支

香港社會企業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只要企業宗旨是要達致特定社會目的,而非賺取最高利潤以分派給股東,便可被視為社企。不過,投身社企容易,不等於經營亦都容易。

有機構在2023年訪問了逾百間社企,當中有六成社企的起始成本,來自政府資助,反映本港社企極為倚賴政府支持。然而,有逾八成社企表示,申請政府資助的文件繁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營運負擔。究竟今時今日參與社企,有何前景可言?社會資源是否配合社企的發展?
記者:陳嘉敏

2024-03-17 文物醫生

要見證歷史變遷,古時文物可說是最能反映過去古人種種生活痕跡及面貌,亦是社會發展下的重要見證。有文物修復師為求保留古時原貌,以一雙巧手修復文物,穿越古今與歷代工匠交流,期望能令人再次目睹珍貴展品,重返過去。此外,亦有文物收藏家為求珍視文物,不停搜集藏品,亦捐贈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期望讓更多人欣賞歷代寶物,作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批捐贈藏物展。是甚麼讓他們對古人留下的古物如此著迷?修復工序又有多複雜?文物流傳後代又有何重要性?
記者︰何采思

Monday, March 11, 2024

2024-03-10 婚姻保鮮法

長者一代鮮有提及離婚,一紙婚書相守三四十年比比皆是 ; 年輕一輩「合則來,不合則去」,不同年代的婚姻觀是否已悄悄起變化?有人話結婚是戀愛的墳墓,2022年有13,026對夫婦選擇為婚姻畫上句號,相比1981年的2060宗離婚宗數,增加超過6倍。如何在環境順逆、疾病健康、貧賤富貴中都信守婚姻承諾?相依走到白頭?又有何相處之道,可以為婚姻保鮮呢?
記者:盤翠瑩

Saturday, March 9, 2024

2024-03-03 媽媽離家上班去

一個女人成為媽媽後,她是享受她的育兒時光,還是被迫從職場退回家庭?

全職媽媽的壓力不比工作上來得小,面對身分的轉變,她們的心理狀態經歷了怎樣的跌宕?如果重返職場,那在照顧家庭和自己事業之間,真的可以做到兩相平衡嗎?如何做到?有些媽媽選擇兼職,自由職業,創業,這會是解決之道嗎?傳統就業市場上,公司又會如何對待這些肩負了母職身份的女性?社會在定義職涯時,是否應當把生命周期考慮進去?
記者:徐雯

2024-02-25 百年唐樓

香港高樓林立,在城市發展的巨輪下,上世紀建成的唐樓漸被淘汰。港島和九龍近年僅餘160多座戰前唐樓及洋樓,超過一半不獲歷史建築評級,保育這些民間舊建築面對甚麼挑戰?有業主將戰前唐樓改造成社區空間,舉辦不同的社區活動,活化舊建築。
記者:廖天贊

2024-02-18 再見霓虹

璀璨的霓虹招牌,曾經交織出香港獨特的城市夜景。自2010年屋宇署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不合規格的霓虹招牌逐一拆下,街上逐漸失去霓虹的光芒。有團體接收商戶清拆的霓虹招牌,留住城市風景的印記。

霓虹手藝已成夕陽產業,現時全港僅餘不足十位霓虹屈管師傅。新一代師傅發揮創意,製作不同的霓虹藝術品,希望延續霓虹文化。
記者:廖天贊

2024-02-11 他鄉度新歲

香港為國際大都會,是多元文化社會,有不少不同國籍及種族的人在香港定居及工作,社會也提倡不少文化共融活動,促進社會種族共融。農曆新年將至,在本港生活的外國人會否慶祝華人的傳統節日?他們的家鄉又會有什麼新年習俗?
記者:何采思、盤翠瑩

2024-02-04 字如其人

在講求速度的科技年代,我們打字多於寫字,提筆書寫的次數越來越少,寫出來的字亦未必工整好看。為此,有硬筆書法團體關注,很多學生的寫字水準下降,亦都質疑是與執筆方法出現問題有關。2023年考評局的《試題專輯》亦曾批評,學生寫字潦草,甚至難以辨認,情況較2022年普遍。

究竟現在還有多少人會拿起筆認真地寫字?寫得一手好字又有何實際作用?
記者:陳嘉敏

Monday, January 29, 2024

2024-01-28 網絡原住民

現今網絡影片及網絡名人成流行文化,主要在社交平台及影音網站,發布影片和帖文與大眾交流,逐漸發展成為「Youtuber」的職業和身份。這類網絡影片創作者工作看似輕鬆容易,不過他們背後所付出的努力,面對的辛酸卻鮮為人知。到底他們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之中繼續在網絡世界上生存?又如何面對低潮期?網絡發展迅速之下,他們又會否選擇離場?
記者:何采思

2024-01-21 綠色騎行者

單車一直是不少香港人運動、消遣的工具。不過在56歲的阿文心目中,單車既是運動,也是一種保護環境的工具。自6年前開始,他便以單車作為主要代步工具,無論是出外、返工也好,只要道路情況允許,便會騎車前往。這種堅持背後,原來與其一套低碳減廢的生活概念有關。到底這種生活堅持,與環保有何關係?一般人有否可以仿效的地方?
記者:陳嘉敏

2024-01-14 「踢」出香港

踢毽雖然是一項普及的群眾活動,但從體育競賽層面來看,屬比較冷門的項目,沒想到香港原來也有世界級的足毽運動員。本片主角柯鈞鎬對足毽抱有激情,即使四年內兩個膝蓋先後出現裂紋,仍堅持踢下去。最近他還以教練身分,帶領一眾學生參加全國首屆學生(青年)運動會,到底他們能否為港增光呢?
記者:梁志佳

2024-01-07 四個義教的少年

四名熱愛運動的少年去年自發成立組織,籌辦免費運動活動,邀請教練義教,讓基層兒童小朋友也有機會接觸和享受運動。他們又經營網上平台,拍攝花絮及訪問本地運動員為平台宣傳。年僅十四、五歲的四人,對「基層」的認識有多深?他們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在應付學業之餘,再去發展組織?在籌備活動時面對甚麼挑戰?
記者:鄧穎賢

2023-12-17 心仍未冷

2014年網路掀起「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喚起大眾對漸凍人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患者的關注。9年過去,漸凍症現時依然是「無藥可醫」的罕見病。再加上本港醫護人員及公眾,對於此病的認識及支援仍然十分缺乏,令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不少沉重的負擔及壓力。

不過有患者發病10年仍然能夠與病共存,可如常外出,有正常社交生活,甚至做義工幫助其他同路人。到底他是如何面對這個不治之症?
記者:劉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