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4, 2023

2023-01-22 雙春閏月

2023年「雙春兼閏月」,是不少華人認為宜嫁娶的好日子。但「雙春」從何來,節氣、曆法如何推算,箇中原理即使翻閱包羅萬有的通勝,也未必能參透。上一代的百科全書通勝,蘊藏不少古人智慧。究竟通勝如何選材,現今又有多少人應用?古時觀天授時、曆法推算由欽天監進行,時至今日,本港這些工作由天文台所擔任。這麼多年過去,農曆推算技術有何不同?
記者:郭衍蔚

Tuesday, January 17, 2023

2023-01-15 未病先防

香港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排隊看醫生、等做檢查,等做手術。現時專科新症最長的輪候時間為200多星期。想無限等候,最好的方法應是未病先防。

政府最近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希望以預防為重、早發現早治療。社區亦一直推行預防性治療。打疫苗,產前檢查,大腸篩查,他們的成效有多高?預防醫學是基層醫療的重要角色,為何由90年代說到現在,一直未有顯著成效呢?
記者︰馮塏淩

Tuesday, January 10, 2023

2023-01-08 不只一個夢

去年七月紅館發生嚴重演唱會事故,導致至少兩名舞蹈員受傷,引起社會關注娛樂產業等不同行業裡的零散工種,有否足夠的勞工保障及權益。演藝行業大部分舞蹈員、音響、燈光等技術人員,一向也是自由工作者,工作時間更具彈性,同時亦承受著不少安全隱患。

台前燈光聚焦,幕後一代又一代的演藝從業員卻流動零散。滿懷夢想的他們投身娛樂工業,有著專業才能和演出經驗,應獲得怎樣的待遇和保障?政府應為自由工作者填補怎樣的法例空白?
記者:林可欣

2023-01-01 街市行

儘管今天超市百貨與網購普及,街市仍是港人不可取替的生活空間。有歷史學者認為街市能反映一個城市的市井面貌與人們之日常。隨香港時代發展,讓市民購買食材的地方,由露天市集發展至街舖,以及一幢幢市政大廈。

然而現時本港部分地區即使有街市,當區居民買餸卻「捱貴價」或食材選擇少,甚至更有街市長期空置,居民需跨區買餸。究竟現時本港街市規劃發展要如何改善,滿足檔主及顧客需要?空置街市攤檔又如何繼續發揮社會作用?
記者:何采思

2022-12-18 「皮」下之「人」

網絡發達,不少人都會拍攝影片,在網上分享個人經歷,或討論大眾有興趣的議題。除了真人出鏡,近年更出現以虛擬形象示眾的創作者。他們利用電腦技術,將真人化作動畫角色。虛擬形象幫他們隱藏真實身分,容許他們暢所欲言。而支持者更以各種應援活動和二次創作,把屬於二次元的Vtuber帶到現實。
記者:史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