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5, 2017

2017-04-23 心藥

二月港鐵縱火案令人關注精神病康復者對社會的風險,但有精神病康復者認為把暴力事件與精神病的關係簡單化,感覺受歧視。

有人建議仿傚外國「社區治療令」,規管病者服藥、覆診等行為,否則要入院,這種強制模式是否有用?

「復元模式」主張尊重康復者的意願,透過社工並造就環境讓他們尋回自己,又鼓勵患者用不同方法及興趣穩定病情,減輕對藥物依賴,以達治標治本之效。
記者:李朗怡

Monday, April 17, 2017

2017-04-16 「識」者生存

二月中,一列載滿乘客的港鐵列車從金鐘站通往尖沙嘴途中有人縱火,一卡車廂變成火海,濃煙密佈。入站之後,車站更是亂成一片,有人救人撲火,有人奪路而逃,亦有人不知身處險境,在旁觀甚或在拍片。

意外造成多人傷勢嚴重,視頻帶來啟示;雖然不能夠預計危機何時臨近,但不幸遇到應如何應對?市民大眾會不會在危機中求生?危機意識應該從小培養,現在的生存教育又是否足夠?
記者:張蕭

Monday, April 10, 2017

2017-04-09 檔案三十年 (下)

《離家四十年》記載了首批回鄉探親的台灣老兵故事,翟連陞與分隔四十年的母親感人重逢,是檔案其中一個經典故事。

《在那遙遠的地方》作曲家王洛賓用音樂唱出時代心韻;《泰北遺民》沒有國籍的中國人流落異鄉的故事;《德國.心中的圍牆》東西德分隔四十年後統一的面貌;《東史郎》日本老兵寫下屠殺中國人的懺悔日記。

2005年《大頭娃娃》、2005年《獨木橋的故事》、2009年《拐童》,為你跟進這些故事的最新情況。
記者:張慧敏

Sunday, April 2, 2017

2017-04-02 檔案三十年 (上)

《檔案》播出至今三十年,當年社會資訊不甚發達,電視成為其中一個重要媒體。《檔案》投放較多資源以事、以人物紀錄時代故事,讓人期待。安仔、鴨寮街阿Paul、司徒華、廖鳳鳴、龍應台、小哥頓、一屋廿六伙、老爸爸.小孩子、維園阿伯、港男.港女…。

除了回顧,我們跟進了每一年代的其中一位人物;籠中人廣華、現代愚公黃惠琼、尋求安樂死的斌仔和最低薪校長。這一集,檔案會與觀眾一同回顧、一同細味。
記者:王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