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3, 2022

2022-12-11 「宇」你升空

國家首次在香港選拔航天載荷專家,本港共120人報名參與選拔。候選人如何可以突圍而出?香港不少學童也有一個太空夢,他們又會怎樣追尋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火箭發射,一飛沖天,飛向宇宙的機會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記者:葉漢亮

2022-12-04 同行「毛」障礙

不少人都會想寵物陪伴自己走最長的路,領養寵物前都會「停一停,諗一諗」,當中失明、折肢、癱瘓等殘疾動物,未必會是大眾的選擇。究竟照顧牠們會面對甚麼困難?「身殘志不殘」,身體上缺陷未必會造成障礙,影響牠們散發治癒人心的獨特魅力。有殘疾問題的狗老師和貓醫生,又如何利用自己故事幫助人類?
記者:郭衍蔚

Saturday, December 3, 2022

2022-11-27 賽場巾幗

一些較激烈、速度快和有肢體碰撞的運動,例如拳擊、賽車和冰球,可能予人粗魯的感覺,一向都由男性主導。運動不分年紀,亦不分性別。隨著社會觀念改變,女性不一定是嬌小柔弱,更可以在男性主導的賽場上取得席位。這些女運動員如何熱愛運動?在發展運動事業上,女性身分是優勢或是阻礙呢?
記者:史寒冰

Tuesday, November 22, 2022

2022-11-20 旁觀者稱‧霸凌

本港霸凌問題存在多年,兒童及青年遭受同輩施虐情況不時發生,近年疫情下更把施虐場地轉移至網上社交平台,如果欺凌行為一旦涉及刑事罪行,都會受有關法例規管。有曾遭霸凌的學生深感無奈,坦言霸凌問題無可避免。有旁觀者對制止霸凌感到有心無力,甚至有人因此愧疚二十多年。受害者身心受創,施虐者固然責無旁貸,旁觀者又是否能完全置身事外?社會各界又應如何預防及教育反欺凌訊息?
記者︰何采思、林可欣

2022-11-13 旁觀者稱‧虐兒

近年香港虐兒案頻生,部分兒童被發現懷疑曾遭持續及嚴重虐待。法改會建議訂立「沒有保護罪」,對旁觀、沒有採取「合理步驟」保護兒童或青少年的照顧者及相關機構,施加刑事責任;政府亦正研究立法強制舉報懷疑虐兒個案。

有外國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顯示,基於旁觀者效應,在越多人的地方反而越少人見義勇為。在香港街頭,若有孩子獨留一角,多少人會上前關心或視而不見?立法及執法以外,如何協助曾受傷害的孩子,才能為他們實踐公義?

2022-11-06 慘不忍「賭」

疫情之下,娛樂活動受限制,網上非法賭博活動則有明顯上升趨勢。警方今年首九個月,共拘捕3,635名賭客,較去年同期上升17%,並偵破415宗嚴重賭博罪行,較去年同期上升約5%。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即將舉行,有戒賭機構提醒,每逢世界盃期間的求助個案都會飆升,對戒賭人士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大家如何可以免墜賭海的危機?

Sunday, October 30, 2022

2022-10-30 「河」以致用

本港早期為了防洪和處理水浸問題,將多條鄰近市區的天然河流變成渠道,令人與河道的關係變得疏離。韓國清溪川的成功,使更多人關注河道在現代社會上的角色。有學者提倡以啟德河為主軸的社區教育,推動社區共構。亦有環保團體協助有關部門改善河道生態,推動人與自然和平共存。更有人敘述地區歷史,訴說與河流相關的文化價值。究竟他們能否重修人與河的關係?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河畔城市」發展概念,又可以如何實現?

2022-10-23 惜飲惜食

環境保護署數字顯示,香港每天約有3,255公噸廚餘棄置於堆填區,其中超過七成是家居廚餘,但整體廚餘回收量卻不足百分之4。除了分階段推展廚餘收集先導計劃,政府也資助企業和非牟利機構收集及回收廚餘,社會可如何加快回收的步伐?又有甚麼方法能夠減少浪費食物,甚至將多餘的食物「化廢為寶」?

Thursday, October 20, 2022

2022-10-16 文化殿堂

香港大會堂於1962年落成,是全港首個公共文娛中心,設有音樂廳、劇院、展覽廳等場地,在這裡舉辦過的文藝活動不計其數。屹立六十載,大會堂今年5月被列為法定古蹟。這座「文化殿堂」,多年來如何推動本地文化藝術發展?
記者︰廖天贊

2022-10-09 富養/窮養

生育一向是人生大事,有本地銀行估算,養大一名子女至十八歲大學畢業,成本最少要六百萬。除了衣食住行,還有各項興趣班、補習班等,甚至要為子女提供足夠生活空間,「細屋搬大屋」。經濟固然是養育子女其中一項重要因素,卻不是唯一的條件。不論窮養、富養,子女的成長過程,仍然依賴家長的陪伴和關懷,讓子女感受到心靈的富足。

Tuesday, September 6, 2022

2022-09-04 無人完美

社會的審美一直在改變,隋唐以豐腴為美,現代審美則提倡高瘦身形,人人以模特兒身材為目標。高和瘦的人,人生是否就一帆風順、盡享世人的艷羨目光?矮和肥的人,便注定被嫌棄、沒有機會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四位不同身形的人,在生活中也有各自的困難和苦惱。正因無人完美,才讓他們學會欣賞自己的不完美。

2022-08-28 難養天年

頤養天年,是每個人的心願。為了老人家能安享晚年,政府推出了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等公共福利金。今年九月,普通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將合併,津貼金額劃一為3915元,但仍低於一人住戶的貧窮線水平。只能依賴這三千多元過活的長者,他們的生活是怎樣呢?在街頭拾荒的老人家、在街市收拾廚餘的清潔工,他們離頤養天年的距離又有多遠?
記者︰林女芫雯、唐鈺婷

2022-08-21 下一站...

東鐵綫過海段今年5月通車,貫通新界東北、九龍中及港島,乘客毋須轉車,就可以經東鐵綫「一程過海」,旅程更便捷。為擴大鐵路的覆蓋範圍,港鐵正展開多個鐵路項目,包括興建北環綫。香港的交通網絡,能否應付新界未來發展?

2022-08-14 疫向淺中醫

年初第五波疫情大爆發,多間公立醫院爆滿,大量確診者求診無門,轉而尋求中醫治療,中醫抗疫的療效得到肯定。香港的醫療體系一直由西醫主導,香港首間中醫院將於2025年啟用,中醫未來的角色及地位可否提升,中西醫合作的治療模式會否成為主流?

2022-08-07 故宮故事‧穿越古今

宮牆外的世界斗轉星移,宮牆內的文物修復師卻用幾年修磨同一件文物。他們在故宮以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修文物,視每次修復是與歷代工匠的對話,使自己與文物穿越古今。近年,部分文物甚至會放置在「數字故宮」,讓遊客於線上更立體地以實景實時參觀體驗。

六百年來,這個莊嚴肅穆的帝皇之家,漸漸走近百姓的生活,以創新科技推出展覽,更以創意推出產品。新世代的文創設計師如何活化古老的文化符號,讓年輕人把歷史共鳴感帶回家?

2022-07-31 故宮故事‧典守故宮人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七月對公眾開放,這個籌備經年的博物館如何在疫情考驗、人手限制下,破天荒由北京故宮運送九百多件一級文物到港展出?這一集由館長、文物復修師、工匠現身說法,解構香港故宮誕生的過程。香港故宮開館,能否扭轉香港是「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對博物館迷來說,又帶來甚麼可能性呢?

2022-07-24 故宮故事‧建福流芳


Friday, August 26, 2022

2022-07-17 故宮故事‧故韻新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七月對公眾開放,這個籌備經年的博物館如何在疫情考驗、人手限制下,破天荒由北京故宮運送九百多件一級文物到港展出?這一集由館長、文物復修師、工匠現身說法,解構香港故宮誕生的過程。香港故宮開館,能否扭轉香港是「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對博物館迷來說,又帶來甚麼可能性呢?
記者︰林女莞雯、史寒冰

Wednesday, July 20, 2022

2022-07-10 相會二次元

以人物建模、語音合成等技術創造的虛擬人物,近年於全球崛起,當中以日本的人氣最高。這些虛擬人物的風格與日式動漫畫相似,更能即時互動,讓不少觀眾愛上,日本甚至有男子與虛擬人物結婚。

這股熱潮帶動日本動漫產業,亦傳來香港。動漫迷將虛擬快樂,建築在現實之中:有人收集周邊商品展示愛意,有人投入二次元世界創作,幻想生活如動漫情節。他們為何希望把二次元的情感帶到三次元真實世界?怎樣的社會背景產生這種生活文化?
記者:林可欣

Tuesday, July 19, 2022

2022-07-03 九七年生

生於1997年的年輕人,他們和香港一起渡過了不少風浪,經歷高低起伏。他們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角色,有人希望以香港為事業基礎再走向國際,有人則期望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25歲的他們在人生路上會有怎樣的故事和機遇?
記者︰葉漢亮、林可欣

Monday, June 6, 2022

2022-05-29 遊戲人間

任何年齡,任何性別,任何種族,人人都需要輕鬆一下。世界衛生組織指,5至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平均應該每天進行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但在香港不到一半年輕人,達到建議的最低活動量,傳統遊戲可能太死板,未必人人適合,有些新穎而有趣的遊戲可能令更多人願意多動一動,獲得不一樣的樂趣。
記者︰姜鎮

2022-05-22 情緒疫潮

疫情反反覆覆已超過兩年,慢長的抗疫之路令人飽受煎熬,不少港人的身心早已疲憊不堪,精神壓力巨大,身體不適或較容易被察覺,但情緒低潮可能會被人忽略,港人如何在這艱難時期走出陰霾。
記者︰葉漢亮

Friday, May 20, 2022

2022-05-15 苦辣人生

食物有甜酸苦辣,人生亦都有起有跌,甘甜美味的食物,也不是人見人愛,正如有波折的人生可能更精彩。惹味的辣椒,苦澀的咖啡,都是在香港種植,是不少香港人的心頭好,而這兩種味道正是過去兩年香港人心情的寫照,香港人長期與病毒戰鬥,大家都期望盡快苦盡甘來

Monday, May 9, 2022

2022-05-01 菲律賓總統大選

菲律賓大選5月9日舉行,多名候選人競逐總統,已故總統馬可斯兒子小馬可斯,支持率領先其他對手,或有望接替即將卸任的杜特爾特,登上總統寶座。馬可斯曾經實施獨裁統治,小馬可斯參選總統,會對當地政局帶來甚麼影響?
記者︰Melissa Gecolea、廖天贊

2022-04-24 死不逢時

生生死死都是人間大事,人人都希望好好送別至親。香港至少8000人因為第五波新冠疫情離世,他們的親人大部分甚至連開棺瞻仰遺容的機會都沒有,幾十年的養育之恩,在殮房見一面就要生死永隔。痛失至親的他們,心裡面埋藏著多少痛苦?遺體急增、殮房都不敷應用, 生前無親無故的孤獨老人,死後又會有誰人為他們辦喪?
記者︰林女芫雯

Thursday, April 21, 2022

2022-04-17 疫爭上游

中學文憑試連續第三年,在疫情陰霾下開考,考生再次要在「疫境」中,全力備戰公開試,同時要兼顧防疫。

因應第五波疫情發展,政府公布復課安排,學校為此做好準備,迎接學生重返校園。
記者︰廖天贊

2022-04-10 疫下打工仔

疫情持續蔓延,政府呼籲僱主盡量安排員工在家工作,但不少「打工仔」仍然要在感染風險較高的環境工作。當局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不少服務性行業大受打擊,部分人嘗試變陣,維持生計。
記者︰廖天贊

Sunday, April 10, 2022

2022-04-03 安老不安

本港第五波疫情大爆發,死亡人數有超過一半都是長者。當中安老院舍更出現大爆發,政府近月計劃向院舍推出多項防疫抗疫措施,有院舍重新檢討隔離設施、人手安排等措施,另外,獨居長者亦得不到合適支援,他們如何面對疫境?
記者:林女芫雯、林可欣、葉漢亮

Tuesday, March 29, 2022

2022-03-27 難「檢」之隱

疫情反覆,延續超過兩年,部分弱勢社群,包括有腦退化、智障人士等難以理解種種抗疫措施,他們的照顧者亦疲於奔命。另外居於劏房籠屋的基層亦因為不適切的居住環境,難以保障自己免受病毒侵襲。
記者:林女芫雯、林可欣

Wednesday, March 23, 2022

2022-03-20 圍封以後

疫情嚴峻,幾乎日日都有大廈需要圍封檢測,過去兩個多月,政府總共進行了150次圍封,圍封行動如何進行?每次圍封都找出不少確診患者,這批患者無論是被送去竹篙灣抑或居家隔離,他們如何抵抗疫症。
記者:林女芫雯、林可欣、廖天贊

Sunday, March 20, 2022

2022-03-13 車中泊

本港疫情持續嚴峻,數以百計跨境貨車司機染疫,文錦渡關口一度關閉,導致菜價飆升。內地當局近月不斷加強邊境防疫措施,除了對跨境貨車司機實施閉環管理,甚至會把部分司機剔出豁免檢疫名單,拒絕他們入境;不少司機為保生計,只能繼續以車為家。

隨著第五波疫情大爆發,作為經濟寒暑表的的士司機亦首當其衝,有人選擇不參與日薪達千元的「抗疫的士」,寧願多踩數更,在車上飄泊等客。有運輸業界形容,目前是抗疫兩年最艱難的時刻。
記者:林可欣

2022-03-06 童叟防疫

疫症無情,第五波新冠疫情,至今已奪走過百條人命,大部分都是年老的長者,連幼童都未能倖免。新冠疫苗被視為對抗疫症的武器,但小孩和長者的接種率一直偏低,專家警告如接種情況無改善,因疫症離世的老幼仍會繼續增加。要逃過這波疫情,小孩和老人家可以如何做呢?
記者:林女芫雯

Monday, February 28, 2022

2022-02-27 如魚得水

按照《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政府擬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濕地和魚塘,設立保育區,區內不少養魚戶留守魚塘多年,日後何去何從?

本地養殖漁業日漸式微,有養魚戶另闢蹊徑,研發創新的養魚方法,盼為這個「夕陽行業」尋找新出路。
記者︰廖天贊

Monday, February 21, 2022

2022-02-20 邊緣之境

邊境禁區一直予人神秘印象。1951年,港府基於保安理由,在與內地接壤的陸地邊境,以深圳河為界,加強管制及築起鐵網,並把新界北部如沙頭角、蓮麻坑等列作禁區,出入需要許可證。

禁區內有群人多年紮根在城市的邊緣。他們從前務農和捕魚,有的曾移民海外謀生,最終還是懷鄉戀土,回到邊境老村託付餘生。回歸25年,新界北部將被打造成香港的新都會區,禁區或漸解禁;邊境位處香港的邊緣,卻是雙城未來的中心,邊境人如何重看港深邊境?
記者:林可欣

2022-02-13 水下故鄉

老人思鄉情切,可惜故鄉早已長埋水底。六七十年代,香港淡水不足,水務署在萬宜水庫和船灣淡水湖築起堤壩,建庫儲水,至少八條村落村民被迫搬離家園,家鄉被水淹沒。五十年過去,沉在水底的故鄉,還剩下多少可堪回首的記憶呢?
記者:林女芫雯

Thursday, February 10, 2022

2022-02-06 養蜂人語

小蜜蜂,嗡嗡嗡,不少人對這首童謠耳熟能詳,亦有人會聯想起甜甜的蜜糖。但如果在現實中看見蜜蜂,相信不少人會覺得驚慌,特別是怕被蜜蜂螫傷,其實這隻小昆蟲在生態系統當中,肩負為農作物和糧食傳播花粉的責任。
記者:姜鎮

Monday, January 31, 2022

2022-01-30 冰之驕子

港隊連續六屆取得冬季奧運入場券,今屆北京冬奧有三名港將入圍,是歷屆最多,港隊短道速滑代表朱定文,將會首次踏上冬奧舞台。

冰上運動在香港未算普及,本地運動員面對甚麼局限和挑戰?政府對冰上運動的支援是否足夠?
記者︰廖天贊

2022-01-23 疫轉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來襲,令香港本來已放緩的疫情,再次錄得數百宗輸入及本地確診,北角、港島一帶甚至再現群組爆發。面對第五波新冠疫情,政府宣佈再次禁止晚市堂食、多個娛樂場所、戲院及健身室等處所關閉至少14天,幼稚園及小學亦暫停面授課堂至農曆新年假期後,市民需要再次遵守多項防疫措施。

兩年前1月23日,香港錄得首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港人走過兩年抗疫之路,如今於再次低迷的市道與社會氣氛下,如何「疫」轉窘境?

Friday, January 21, 2022

2022-01-16 他們的交響夢

對於一般基層家庭,學習音樂、擁有自己的樂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既是基層又是殘疾的人,音樂更是遙不可及。有人經歷意外截肢,人到中年才認識小提琴,卻讓他重拾生命的意義;有自閉症和輕度智障的雙生兒,從小擁有過人的音樂天賦,直到加入本港知名的青少年弦樂團,登上與歌星合奏的音樂會,會是一個怎樣的體驗,成就他們的交響夢?
記者:吳淽瀠

2022-01-09 隔岸相思

戰爭帶來分離、疾病帶來死別,不論貧富,人人都要面對思念的考驗。新冠肺炎令全球各地封鎖邊境,內地與香港不足100米距離,卻要用上二十一日才能到達。持續兩年的中港分隔,令無數跨境家庭長期分離,沒有爸爸在身邊的女兒、沒有媽媽在身邊的兒子,正度過一個如何的童年?沒有丈夫在旁的妻子,又是否能承受遙遙無期的相見?當至親纏綿病榻,卻不能侍奉在側,心心念念的牽掛,又可以從何傳遞?
記者:林女芫雯

Saturday, January 8, 2022

2022-01-02 漂來也漂去

香港,多年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來發展扎根,其中來港發展的內地人通常會被統稱為「港漂」,意指離鄉別井,來港漂泊,尋找發展機會的內地人。

然而,近年不論是升學還是就業,內地的發展潛力都被看好;同時,香港走過社會運動及大型疫症,這座城市會否由人才集中地,淪為人才中轉站?
記者:梁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