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新落成公屋建於山上或近郊地區,周邊配套不足。有家庭因為之前長期租住劏房,耗盡家財,搬進公屋時家徒四壁;有獨老或二老獲配單位,但無能力外出,生活如困山上。
去年入伙的觀塘安達邨和安泰邨,有社工指當很多人以為獲配公屋就如中了六合彩一樣歡天喜地,但卻有很多鮮為人知、反映著各種社會問題的故事在內。
也有居民自發組成義工隊提供協助,例如帶鄰居到食物銀行、陪診、爭取邨內設施等。
記者:黎頴然
Sunday, January 28, 2018
Sunday, January 21, 2018
2018-01-21 戒忙
都市人為學業、工作馬不停蹄,閒暇時又忙著玩手機,漸漸失去靜處的能耐。有研究指出發呆有益身心,連內地衞生部門也鼓勵民眾每天發呆五分鐘,有助增強集中力、活躍腦細胞、緩解焦慮等。
台灣上月舉行了首次「國際發呆比賽」,70分鐘期間,參賽者不可做任何事,不准笑、不准睡,每15分鐘有專人監測參賽者的心跳脈搏,以確保在安靜狀態。香港參加者能否勝出?
另外,學習靜下來的「靜觀小組」又如何幫助人放鬆呢?
記者:李澄欣
台灣上月舉行了首次「國際發呆比賽」,70分鐘期間,參賽者不可做任何事,不准笑、不准睡,每15分鐘有專人監測參賽者的心跳脈搏,以確保在安靜狀態。香港參加者能否勝出?
另外,學習靜下來的「靜觀小組」又如何幫助人放鬆呢?
記者:李澄欣
Sunday, January 14, 2018
2018-01-14 看不見的限制
吳家麟與Nicky是一對三十來歲夫婦,有一對年幼子女。與一般家庭不一樣的是,兩人都只有約百分之十的視力。
他們都是後天視網膜脫落引致視障,家麟曾一度封閉自己,後來到盲人中心學習獨立生活、出行等技巧,現在更成為中心的導師。
Nicky雖有註冊社工資格,但找工作卻遇上不少困難,現在是按摩師,更到學校教授學生。
他們不會為「看不見」固步自封,認為為自己設限才是無形限制。
記者:李朗怡
他們都是後天視網膜脫落引致視障,家麟曾一度封閉自己,後來到盲人中心學習獨立生活、出行等技巧,現在更成為中心的導師。
Nicky雖有註冊社工資格,但找工作卻遇上不少困難,現在是按摩師,更到學校教授學生。
他們不會為「看不見」固步自封,認為為自己設限才是無形限制。
記者:李朗怡
Monday, January 8, 2018
2018-01-07 無霸校園
校園欺凌並非罕見的事,一旦學校或家長處理不好,欺凌事件可能成為受害者一生的陰霾。Sylvia憶起十多年前在校園被欺凌的情境,本以為舊事已過,但重提時方知道當年的事仍然一直纏繞著自己,不能釋懷。
面對校園欺凌,學校可以有甚麼角色?面對子女被欺凌,家長又可以怎樣處理?如何才可以杜絕欺凌事件?
記者:林芷雅
面對校園欺凌,學校可以有甚麼角色?面對子女被欺凌,家長又可以怎樣處理?如何才可以杜絕欺凌事件?
記者:林芷雅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