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8, 2017

2017-12-17 關於離婚,孩子想說的是…

相愛容易相處難,香港的離婚率已高踞全球首五位之內;每年約有二萬多宗離婚個案,離婚率約34%,即每三對新婚夫婦,一對不能白頭偕老。

一項調查發現,百多個受訪家庭中,有七成多家長自覺吵架對子女沒有影響,但同時有逾七成孩童認為,父母吵架令自己生活在夾縫之中,十分辛苦。

有夫婦因考慮到子女而決定不離婚,但不快樂的家庭生活,也對子女成長造成傷害。

今集我們訪問一組小學生,一組中學生,從孩子眼中看離婚問題。
記者:王玉娟

Sunday, December 10, 2017

2017-12-10 沒有外傭的日子

外傭不在家,你可知毛巾放哪兒?洗衣機怎麼用?買菜哪檔最便宜?如何安排孩子上課?

香港自70年代輸入外籍家庭傭工,釋放本地女性勞動力,目前外傭超過36萬人,佔全港整體勞動力近一成,是香港經濟和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菲律賓、印尼等地限制輸出勞工,柬傭、緬傭又未成熟,外傭荒危機漸現。過去四十年,香港人將持家責任廉價地外判給外傭,政府卻忽略了育兒和護老配套發展。
記者:李澄欣

Sunday, December 3, 2017

2017-12-03 瘋狂雙十一

從2009年開始,每年十一月十一日成為了一年一度盛大的購物狂歡節,這一日幾乎所有內地網上商品都會打折出售,巨大的折扣優惠帶來瘋狂的購買行為。

但在折扣優惠下,也產生巨大的浪費。第一浪費在快遞的包裝上,很多快遞通過重重包裝,浪費大量紙箱和膠帶;第二,有人為了便宜買了不需要的東西,很快棄之一隅;第三,很多購買者在發現物品不合心意後進行退貨,再次造成污染。

雙十一狂歡節造成的污染有多大?我們帶你一探究竟。
記者:張蕭

Sunday, November 26, 2017

2017-11-26 照顧者

家人有病,照顧的重擔往往落在最親的親人身上,餵食、抹身、出入醫院,加上長期處於憂慮狀態,可以說是一種長期折磨,照顧工作難免令照顧者的身體狀況和心理質素下降。

不論是身為子女的長期照顧者,乃至兩老面對伴侶老、病、死的抑鬱與沉重。一場病、一次意外,令一個家庭長期處於困境矛盾中,特別是一下子由經濟支柱變成家中病患親人的照顧者,花光力氣照顧他人,卻原來不懂照顧自己、照顧情緒。
記者:林芷雅

Sunday, November 19, 2017

2017-11-19 活下去的代價

當「絕症」找到治療方法,對患者與家屬無疑是天降的禮物。但當這份禮物的價錢是他們負擔不起的「天價」,他們承受的是由天堂跌到地獄的痛苦。罕見病藥物由於患者人數少,科研格外困難,價錢亦普遍十分昂貴。活下去的代價,他們無力支付,政府、各界又可以怎幫助他們呢?
記者:李朗怡

Sunday, November 12, 2017

2017-11-12 社交排毒

在網絡年代,出門沒帶手機比沒帶錢包更不安!2013年,FOMO(Fear of Missing Out)一字榮登《牛津英文詞典》新詞榜,指網民三不五時查看社交媒體,生怕失去連結而產生焦慮。幾年過去,大眾開始反思社交媒體生態,有人更成為「熄機族」,推崇JOMO(Joy of Missing Out),樂得錯過。
記者:李澄欣

Sunday, November 5, 2017

2017-11-05 改造蝸居

一家幾口住在幾十呎的劏房,家中滿佈雜物電線,沒有一張正式的飯桌,孩子要在床上做功課…。

環境狹窄的基層居住環境一直令人關注,一群有心人去年成立組織替劏房戶改造蝸居,還他們基本的居住尊嚴。

他們有十多位成員,包括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平面設計師和社工,並且申請了基金替居民改善居住環境。他們堅持住屋的基本元素,採光、通風、空間、安全、私隱,還要為他們創造一家人的交流。

改造家居、改善家庭以至整個社會的關係。
記者:王玉娟

Sunday, October 29, 2017

2017-10-29 食物偵探

有營養師指出一些標榜天然、健康、低脂、無添加的食品不能盡信,只要細看食物標籤便能看到「魔鬼在細節」。

所謂健康食品的食物添加劑也要留意,例如高鈣低脂奶,仔細閱讀食物標籤,便發現成份其實是水加入奶固體,及一系列的添加劑。飲品的脂肪是少了,但卡路里和全脂奶差不多,消費者為了減一點脂肪,卻攝入大堆食物添加劑,是否值得?

添加劑還包括:色素、防腐劑、乳化劑和增味劑等。真假健康食品,究竟應該怎樣分辨?
記者:黎頴然

Tuesday, October 24, 2017

2017-10-22 尋醫路

二十五歲的陳嘉敏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喜歡到處玩,也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一名特殊教育助理。兩年前,她發現雙腳肌肉開始萎縮、視力模糊、吞嚥困難,有時更會全身乏力,最後更要坐輪椅。她走遍各大醫院,看過基因科、腦科、骨科、痛症科等不同的專科醫生,仍然未能找到病因。

罕見病之苦不單在於醫治,就連斷症,找出病因第一步,已經困難重重。誰人可以幫助嘉敏?
記者:林芷雅

Tuesday, October 17, 2017

2017-10-15 我們共居吧!

根據美國一項調查,港人要不吃不喝十八年才可購買一層五百四十萬的物業,連續七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城市。年輕人未必有能力「上車」,為追求隱私和自由,能負擔租金,近來流行幾個年輕人合住一屋,分享公共空間如客廳、廚房和一些設施,究竟共居生活有何苦與樂?

一些有規模的居所亦以共居做招徠,但有人認為是用新元素包裝的地產項目,究竟租客從何而來,住下來真的增強社區聯繫嗎?是否達到分享意願搭建另一個「家」?
記者:張蕭

Friday, October 13, 2017

2017-10-08 兒歌不兒戲

旋律簡單、歌詞淺白的兒歌,每每可以打進兒童小小的心靈。《跳飛機》、《千年女王》、《生命有價》…,曾經,好幾代人都有屬於那一代集體回憶的流行兒歌,幾十年後唱來,仍能回味童真童心。近年廣東話流行兒歌逐漸絕跡,一首看似兒戲的兒歌,對小朋友心靈究竟可以產生甚麼效果?現在的小孩究竟在聽甚麼歌?
記者:李朗怡

Thursday, October 5, 2017

2017-10-01 趁年輕做點事

鄭凱恩Angel基層出身,大學畢業後事業順利,二十九歲差不多可晉升經理。那一年,她參加了緬甸義工之旅,看著一群孤兒,心被感動,想為他們做點事。

三十歲生日,她辭退工作,用一年時間到緬甸義教孤兒英語和音樂。Angel教他們電子琴,一位緬甸人教小提琴,並組成一隊樂隊,看見孩子們有音樂天份,Angel萌生為他們籌建音樂學校的意念。

Angel以平價買了一塊地,計劃籌款三百萬建校,她出書、辦音樂會和分享會,得到不少人支持。
記者:王玉娟

Sunday, September 10, 2017

2017-09-10 隔代父母

父母不在家,孩子怎麼辦?香港有不少家庭需要家中長輩協助孩子,讓祖父母成為孫兒的主要照顧者,這個現象一直存在。不過有前線社工指情況愈來愈普遍,有機構研究指,近半需要隔代照顧的家庭,是因為父母離異或分居,其次是未婚懷孕和父母需要極長時間工作。祖父母於晚年擔起培育孫兒的重任,猶如扮演父母的角色,他們是否應付得來呢?
記者:黎頴然

Sunday, September 3, 2017

2017-09-03 網紅有多紅?

內地網絡紅人,簡稱網紅,有些拍攝搞笑視頻,有些表演才藝,有些賣衣服,他們都有大批粉絲,這些粉絲有驚人消費力,造就巨大的「網紅經濟」。張大奕是有名的「網紅」之一,她開淘寶店賣衣服,每月銷售額達百萬元。

草根變明星,能夠迅速吸睛且吸金,年輕人爭先恐後想入行,但他們能否複製成功?一些網紅培訓公司也應運而生,還用潛規則來捧紅網紅,包括誇大粉絲數目等。誰可在「網紅經濟」中分一杯羹,網紅行業是否可持續發展呢?
記者:張蕭

Monday, August 28, 2017

2017-08-27 天氣不似預期?

今年是香港掛風球一百周年,掛起風球訊號的傳統於2002年取消,現在只透過媒體發出訊息。

近年有批評指天文台預報有偏差,或「太遲」、「太早」發出訊號,造成市民不便。天文台根據甚麼準則發警告訊號?面對批評,天文台如何應對?天有不測風雲,最先進的天氣觀測系統又有何限制?

一班氣象愛好者成立了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曾於天文台當學術主任,他說他們網站的資訊,把不同地方的天氣數據化成資料,讓市民更易明白。
記者:李朗怡

Sunday, August 20, 2017

2017-08-20 穿一件長衫

長衫,以展現東方女性體態美、凸顯優雅氣質見稱。

上世紀二十年代,長衫在上海流行起來,並迅速在香港普及,隨著戰後大量上海及廣東裁縫師傅來港,不斷優化縫製技術,並融合東西方的設計,逐漸孕育出獨特的長衫風格。

長衫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盛極一時,當時粵語片的角色大多穿著長衫,八十年代之後,服裝款式愈來愈多變化,穿著長衫的人減少了或只在隆重的場合穿著。

有人說「長衫」,有人稱「旗袍」,究竟「長衫」和「旗袍」有甚麼分別?
記者:王玉娟

Sunday, August 13, 2017

2017-08-13 電競新世代

今時不同往日,打電子遊戲不再是不務正業,已經成為部分人的謀生手段,如果比賽打得好,亦可能有百萬年薪收入,近來有不少年輕人入行追夢。

使用電子遊戲來比賽,被稱為電子競技行業,已經成為一項體育運動,電子競技近年來開始受到大眾的關注,但職業生涯短暫,17歲可成選手,約26歲要退役,職業選手之後可以做些甚麼?職業選手每天目不轉睛打機十多個小時,比賽前往往軍事化管理,選手付出了甚麼,又得到了甚麼?
記者:張蕭

Wednesday, August 9, 2017

2017-08-06 基層上殿堂

對家境清貧的孩子來說,學習、甚至擁有一件樂器,實在是遙不可及,更遑論走進音樂殿堂演奏一曲。

一群基層小孩,三年前獲得免費學習弦樂的機會,在七月中前往北京國家大劇院,參與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音樂會。有媽媽覺得機會難得,希望讓女兒一開眼界,決定無論多艱難也要儲錢報名參加;有患自閉症的學員在過程中改善了病情,更以音樂為終身目標。

本集將紀錄幾位學生這三個多月的準備工作,見證他們一登殿堂的滋味。
記者:黎頴然

Monday, July 31, 2017

2017-07-30 偕行一甲子----鍾逸傑

九十歲的鍾逸傑是留在香港最高級殖民地官員;香港的發展,新市鎮、房屋政策以致選舉制度,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在他三十年香港公務員生涯中,超過三分之二時間都在新界工作。

退休後獲委任為房屋委員會主席,後來被中方委任為港事顧問,英國強硬派人士批評他「叛國」。九十高齡,鍾逸傑仍有參與政策研究,亦關心內地公益事業。香港回歸二十年,鍾逸傑與這城市共度了六十年。歷史,會怎樣記著他的名字?
記者:李朗怡

Monday, July 24, 2017

2017-07-23 電話響起

電話鈴聲響起,看到不熟悉電話號碼,應否接聽?不想聽促銷電話,又擔心錯過一些重要事情。早前有急症室醫生在網上撰文,稱有車禍傷者妻子拒接急症室的「3」字頭電話十七次,到第十八次才接聽。

政府發表諮詢文件,提出三個加強規管人對人電話促銷的方案,其中「設立拒收信息登記冊」需要立法。有評論認為會有技術困難,對境外打出的促銷電話亦難執法。能找出既能平衡各方利益,又有效解決促銷電話滋擾的最佳方案嗎?
記者:王玉娟

Sunday, July 16, 2017

2017-07-16 劉曉波

內地異見人士劉曉波,獄中發現患上末期肝癌,近日逝世。內地說他顛覆國家,海外則頒諾貝爾和平獎給他,究竟他做過甚麼事情?主張是怎樣?我們從他的自白、經歷、朋友的憶述,為大家展現劉曉波的一生。
記者:蔡千紅 / 趙俊霆

Tuesday, May 2, 2017

2017-04-30 黃燈亮起時

眼睛疲倦、腰痠背痛、容易傷風感冒、經常失眠...等,這些徵狀對不少上班族來說十分熟悉,即使不是每天發生,在工作繁重的日子,總會有一兩項纏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這些徵狀被歸納為「亞健康」狀態,是一種身心介乎於健康與生病之間的情況。

調查發現近九成七市民過去三個月出現至少一項徵狀,其中三十至四十九歲的壯年人士最受影響。面對這些似病非病的不適,身體仿佛亮起了黃燈,香港人會視而不見還是應對得宜?
記者:黎頴然

Tuesday, April 25, 2017

2017-04-23 心藥

二月港鐵縱火案令人關注精神病康復者對社會的風險,但有精神病康復者認為把暴力事件與精神病的關係簡單化,感覺受歧視。

有人建議仿傚外國「社區治療令」,規管病者服藥、覆診等行為,否則要入院,這種強制模式是否有用?

「復元模式」主張尊重康復者的意願,透過社工並造就環境讓他們尋回自己,又鼓勵患者用不同方法及興趣穩定病情,減輕對藥物依賴,以達治標治本之效。
記者:李朗怡

Monday, April 17, 2017

2017-04-16 「識」者生存

二月中,一列載滿乘客的港鐵列車從金鐘站通往尖沙嘴途中有人縱火,一卡車廂變成火海,濃煙密佈。入站之後,車站更是亂成一片,有人救人撲火,有人奪路而逃,亦有人不知身處險境,在旁觀甚或在拍片。

意外造成多人傷勢嚴重,視頻帶來啟示;雖然不能夠預計危機何時臨近,但不幸遇到應如何應對?市民大眾會不會在危機中求生?危機意識應該從小培養,現在的生存教育又是否足夠?
記者:張蕭

Monday, April 10, 2017

2017-04-09 檔案三十年 (下)

《離家四十年》記載了首批回鄉探親的台灣老兵故事,翟連陞與分隔四十年的母親感人重逢,是檔案其中一個經典故事。

《在那遙遠的地方》作曲家王洛賓用音樂唱出時代心韻;《泰北遺民》沒有國籍的中國人流落異鄉的故事;《德國.心中的圍牆》東西德分隔四十年後統一的面貌;《東史郎》日本老兵寫下屠殺中國人的懺悔日記。

2005年《大頭娃娃》、2005年《獨木橋的故事》、2009年《拐童》,為你跟進這些故事的最新情況。
記者:張慧敏

Sunday, April 2, 2017

2017-04-02 檔案三十年 (上)

《檔案》播出至今三十年,當年社會資訊不甚發達,電視成為其中一個重要媒體。《檔案》投放較多資源以事、以人物紀錄時代故事,讓人期待。安仔、鴨寮街阿Paul、司徒華、廖鳳鳴、龍應台、小哥頓、一屋廿六伙、老爸爸.小孩子、維園阿伯、港男.港女…。

除了回顧,我們跟進了每一年代的其中一位人物;籠中人廣華、現代愚公黃惠琼、尋求安樂死的斌仔和最低薪校長。這一集,檔案會與觀眾一同回顧、一同細味。
記者:王玉娟

Sunday, March 19, 2017

2017-03-19 老幼記

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關愛座不時引來爭議,不讓座的人隨時被人拍照、拍片,並上載到互聯網遭人指罵。市民形容關愛座已變成「批鬥座」,有乘客有位不敢坐,也有網民在網上批評長者,一股「仇老」的風氣漸成,完全違背了設立關愛座推廣禮讓、關愛的原意。

孝親敬老向來是中國傳統美德,究竟香港的長幼是否共融?社區正進行一些甚麼工作促進共融?長者和年輕人之間怎樣看待對方,當中的差異是怎樣形成的?
記者:黎頴然

Sunday, March 12, 2017

2017-03-12 面對霧霾的日子

2016年十二月,超過24個內地城市發出霧霾預警,有些達到最高級別「紅色預警」,估計影響達4.6億人,有些地方能見度不足十米,嚴重影響生活。

霧霾的主要成分PM2.5已被列為人類致癌物,長期暴露在PM2.5環境中,均有較高風險患上肺癌、心臟病和慢性呼吸等疾病,甚至死亡。被霧霾籠罩的人如何面對這環境?會離開熟悉的城市到別處生活嗎?不能離開的,如何千方百計進行防護抗霾呢?
記者:張蕭

Tuesday, March 7, 2017

2017-03-05 冷凍卵子

「有仔趁嫩生」,然而現今婦女偏向遲婚,把生育計劃推遲,有婦女會考慮冷凍卵子,以待日後計劃生育。

現時卵子冷藏多應用於有醫學需要的個案,如癌症患者的治療有可能會對卵巢造成損害,冷凍卵子可保留生育能力。

香港法例未有規定不能為單身健康女性凍卵,但規定使用冷凍卵子,婦女必須是已婚或患上不育症。這項輔助生育技術,對女性、家庭以至社會有甚麼影響?
記者:王玉娟

Sunday, February 26, 2017

2017-02-26 華麗背後

秋冬服裝,動物毛製品如冷衫、冷帽及毛衣等隨處可見,這些動物毛皮是怎麼取得呢?

一款售價數十元的兔仔匙扣大賣,有人懷疑產品由真兔毛製造。專家指部分真皮草價格比仿皮草更便宜,真毛假毛如何分辨?

亞洲善待動物組織發放偷拍片段,見到一些養殖場的環境惡劣,工人懷疑活剝動物毛皮,令人不安。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毛皮出口地及貿易中心,香港毛皮業協會強調,他們的皮草都是從受歐盟監管的養殖場而來,合乎人道準則。
記者:李朗怡

Sunday, February 19, 2017

2017-02-19 三個女人.一個墟

香港個別區域一向有天光墟、夜墟,為市民提供購物的另類選擇。

近年有不少假日墟市出現,有研究指墟市與基層市民關係息息相關;對檔主維持工作動力、創立事業、接觸社區、認識朋友、得到認同、變得更快樂有正面影響。

有婦女表示,墟市攤檔時間彈性,既可賺錢也能照顧子女。

本集以墟市為主軸,訴說三個墟市女檔主的故事。她們在墟市裡找到自信、找到生活、也找到幫助他人的機會。
記者:黎頴然

Sunday, February 12, 2017

2017-02-12 車中自有色香味

美食車二月初登陸香港,各部車會輪流在港九新界八個地點,每個地點經營兩星期。

林啟忠以家庭形式經營美食車,主打鮮忌廉波蘿包。他自己打理廚房,姐姐主理市場推廣,妹夫負責開車及營運。

一間全家都參與的餃子店,婆婆、媽媽包餃子,弟弟、妹妹做店務。廖振豪一家投資近百萬元做美食車,他說美食車流動去不同地點,相信會吸引市民遊客。

一架車載住全新夢想,現實與理想有沒有差距?
記者:張慧敏

Thursday, February 9, 2017

2017-02-05 滄海遺珠

香港陸上有不少法定古蹟,但原來香港水底都有不少考古寶藏,有海洋考古學家幾年前在西貢糧船灣對開水底,發現估計是一千年前宋朝船隻的錨。

有水下考古團體自組潛水義工隊,幾年前就打撈過一個二百年歷史的船炮,經過保育過程後,將來於香港海事博物館展示這件古物。

添馬艦1865年來港成為英國在香港的海軍基地,直至二戰被炸毀下沉。早前中環灣仔繞道填海工程勘探工作,在海底發現懷疑是添馬艦的殘骸,但最後卻不了了之。
記者:李朗怡

Monday, January 30, 2017

2017-01-29 大紅新年多點綠

維園年宵每年便收集約150公噸垃圾。新年,怎樣過得綠一點?

Monday, January 23, 2017

2017-01-22 告別

她叫邢彥兒,二十六歲,血癌病人。

彥兒小時候健康活潑,是一、二百米短跑健將,中一確診有骨癌,其後康復。中四暑假,她持續低燒,證實患上血癌,醫生說只有十萬分之一的機會遇上,她卻是其中一個!

其後於亞洲成功配對骨髓,手術後卻出現排斥,需服食抗排斥藥,多年來,肺部因而纖維化,功能下降。

面對倒數的生命,她答應拍攝紀錄片、舉行告別會、回母校探望老師、到影樓與家人留影、寫信給至愛的親友…

告別,是怎樣的一回事!
記者:王玉娟

Monday, January 16, 2017

2017-01-15 助他一把

有人說網上眾籌等於找人集錢做一件事。為了保育和傳承香港功夫,有團體透過眾籌向公眾集資二十四萬;有人想發展免費下載中文電子教材,發起眾籌二百萬,最終成績怎樣?眾籌如何吸引支持者?支持眾籌又要留意甚麼?
記者:張慧敏

Sunday, January 8, 2017

2017-01-08 為學習長征

弱能人士學校訂立課程並不包括英文科,也不能向政府申請資源聘請外籍英語老師,有家長提出司法覆核勝訴。到底弱能人士怎樣學英文,學懂英文對他們日後在社會工作又有多重要呢?
記者:張慧敏

2017-01-01 給小學生的開心下午

小學生除了朝八晚三的上學時間、數之不盡的家課與評核,還有課外活動;孩子自由玩耍時間還剩多少?這個學年開始,全港有最少十間小學在時間表上進行改革,午膳後、放學前,他們不用上學術課,可以開心地玩個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