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7, 2016

2016-12-18 別讓我失寵

可愛的兔子、龜、天竺鼠被人選購為寵物,但在購買前有否想過自己能照顧牠們直至終老?每年被棄養的寵物多達數千隻,貓、狗以外,倉鼠、兔子和龜都是常見被遺棄的動物。動物生命都要珍惜,怎樣做負責任的主人?
記者:林芷雅

Sunday, December 18, 2016

2016-12-11 晨型人

「晨型人」指特意提早起床,利用上班前的時間,為自己安排活動的人。凌晨四、五點,沒有任何騷擾,而且環境清靜,頭腦清醒,是「做事」的黃金時間。如何成為早起一族?條件就是「早睡早起」,把時間管理往早晨延伸。
記者:王玉娟

Wednesday, December 7, 2016

2016-12-04 最後一伙

一個八十歲的老伯,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他們的舊房子分別被發展商和市建局看中,卻決意留守到最後,當中有甚麼故事?要堅持下來又面對甚麼難題?
記者:黎頴然

Sunday, November 27, 2016

2016-11-27 不要學位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不如理想,激發了一些青年人,放棄大學學位早一步踏上尋夢之路。本集訪問了兩位剛放棄大學學位的青年,他們一位成為法國菜廚師,另一位則成為咖啡店老闆。對他們來說,不要學位,值得嗎?
記者:劉偉程 / 李朗怡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6

2016-11-20 微整之後

傳統整形美容例如隆鼻、削骨多是靠外科手術,但手術風險高。近年興起微整形,即是不用做手術就能把儀容微調,例如注射肉毒桿菌素去皺、尖面等。做微整形要留意甚麼風險?一位多次做微整形的女子有何體會?
記者:林芷雅

Friday, November 18, 2016

2016-11-13 越住越細

新樓盤「迷你化」情況加劇,私人住宅新盤賣百多呎的單位變成新常態,「豪宅劏房」甚至「納米單位」湧現,售價三、四百萬吸引不少上車客。新盤劏得出神入化,基層劏房也越來越細。香港人,為何越住越細?對整個社會有甚麼影響?
記者:王玉娟

Monday, November 7, 2016

2016-11-06 美國大選

美國總統選舉,看來大局已定。希拉里入主白宮在望,特朗普轉為批評選舉不公,聯邦調查局最後階段重查電郵門,對選舉有否影響?一場選戰,加劇美國社會的階層、種族、性別撕裂,會為美國政治帶來甚麼衝擊呢?
記者:吳璟儁

2016-10-30 掌上寶貝

香港孕婦早產發生率約5%至10%,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小至懷孕二十三周也能存活。不過,愈早出生、體重愈輕,嬰兒的健康隱憂愈多。全身器官、身體機能未成熟,成長之路會面對甚麼挑戰?智力又是否不及足月嬰兒?
記者:林芷雅

2016-10-23 修書留情

一冊書本不是甚麼大貴之物,但當歷經時代、甚至銘刻過藏書者的思憶之後,一本薄冊的價值不下黃金。十九世紀的英國兒童小說、嫲嫲生前用的聖經;修書醫生把它們修復到與舊的一樣。傳承的除了一本書,還有濃厚情懷。
記者:李朗怡 / 劉偉程

2016-10-16 極速賽道

十月初,香港首次舉行國際性賽車,首位港產一級方程式實習車手方駿宇,會親嘗香港的賽道。楊嘉怡是本港少有的女車手,也是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唯一女車手,在以男性為主導的賽車世界,女性如何自處?
記者:張慧敏

Tuesday, October 11, 2016

2016-10-09 留住老房子

法定古蹟必須予以保育,然而一、二、三級歷史建築,政府沒權要求業主必然要保留。一間有三百多年歷史、屬三級歷史的老房子維修後有白蟻侵蝕。政府說要活化保存歷史建築,卻沒有指引及監管,這些建築物能否留住呢?
記者:黎頴然

2016-10-02 跳上頒獎台

香港跳繩隊在八月舉行的「世界跳繩錦標賽」取得驕人成績,勇奪八十面獎牌。跳繩一直只屬民間運動,在租借場地及到外地參賽都面對不少困難。一條繩,展現速度、耐力和創意。要練成一雙「摩打腿」,背後多少艱辛?
記者:王玉娟

Monday, September 12, 2016

2016-09-09 背水一戰

今屆立法會選舉,名單之多、競爭之激烈是歷年之冠。兩位女參選者,一是年屆五十的方國珊,一是年方二十五的游蕙禎;前者自稱是獨立人士,已經是第四次參選,後者主張自決,首次參選。她們如何為進軍立法會打拼?
記者:張慧敏 / 黎頴然

Friday, September 2, 2016

2016-09-02 決戰超區

俗稱超級區議會的立法會區議會第二界別選舉,泛民共六張名單,不同黨派、年輕與資深區議員亦加入戰團,能否保住泛民過半數的三個議席?建制派與上屆一樣事先完成協調,派出三張名單,三張名單又能否協調得到?
記者:趙俊霆

Wednesday, August 31, 2016

2016-08-26 黑白「粉絲」

偶像和影迷關係密切,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粉絲文化,過去送花、送小禮物最能表達心意,現在卻是日夜跟蹤偶像社交網絡資訊,捕捉偶像一言一行。藝人被關注固然開心,但故意被敵對粉絲抹黑又可以怎樣做?
記者:張慧敏

Wednesday, August 24, 2016

2016-08-19 與愛滋共存

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感染個案在香港以幾何級數增長,去年達到破紀錄的800多宗。醫學進步,令他們的免疫系統回復活力,有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母親誕下沒受感染的孩子。愛滋病被發現超過三十年,在香港最新情況是怎樣?
記者:林芷雅

Wednesday, August 17, 2016

2016-08-12 母親的權利

有調查說五個女性就有一個在懷孕時,或分娩後首年曾在職場受到歧視。超過八成女性分娩後會重回職場,但多數職場都欠缺母乳設施。香港母親的權利有沒有受到適切關注?
記者:李朗怡

Tuesday, August 9, 2016

2016-08-05 入五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香港人平均壽命八十二點二歲,去年紀錄是世界第二。五十歲,過了平均壽命一半,有人事業有成,計劃退休;有人父母親友離世,頓悟人生苦短。幾個「入五」的人,半百生命的故事。
記者:王玉娟

Sunday, July 31, 2016

2016-07-29 一屆奧運.兩種心情

四年一度,又到奧運。能赴巴西的當然備受期待,只差一步的亦值得尊重。石偉雄是香港體操運動員,因傷患折翼,緣盡本屆奧運;香港欖球代表隊亦與奧運擦身而過。且看劍擊選手張家朗及兵乓球手李皓晴如何迎戰巴西奧運!
記者:劉偉程 / 張慧敏

Sunday, July 24, 2016

2016-07-22 眾裡尋著她

今年一月,講述五、六十年代被領養孤兒尋親的《眾裡尋根》播出後,曾被送到佛堂的Priscilla、於戲院廁所被發現的Kathy和婚外情所生的雪芬終於找到媽媽。她們怎樣面對眼前這位既親切又陌生的親人?
記者:李朗怡

Thursday, July 21, 2016

2016-07-15 泊車難

在網上車主群組有這樣一句話,香港揸車,慘過擔泥。數字計算,車位數量多於已領牌汽車,為何還有車位不足的問題?是分配問題、規劃錯誤還是甚麼?常言道買車容易養車難,卻原來養車難,泊車更難。車主們,同意嗎?
記者:劉偉程

2016-07-08 最後指示

當至親病重,醫生問及想不想繼續急救,要替至親決定他們的生死,家屬會承受重大壓力。做好預設醫療指示,當治療無法逆轉病情,插喉、心肺復蘇、輸液等只為延續生命,按病人自己的意願去處理,是否一個良方?
記者:林芷雅

Sunday, July 3, 2016

2016-07-01 十九年前

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中國十九年。本集訪問了數位生命與九七年扯上關係的小人物,包括回歸日生了女兒的媽媽、九七年開麵包店的老闆和因為九七金融風暴而破產的人,講述這十九個年頭走過的日子。
記者:黎頴然

Sunday, June 19, 2016

2016-06-17 旅客來.不來

旅遊業是香港重要經濟支柱之一,由去年十月開始,內地遊客出現負增長。如何吸引其他地方的遊客是振興旅遊業的大方向,上海迪士尼在六月中開幕,估計吸走華北地區不少客源。業內有何對策?
記者:張慧敏

Sunday, June 12, 2016

2016-06-10 非我族.是我群

有調查顯示,近三成五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願與南亞裔人士同坐,《種族歧視條例》究竟有沒有成效?有第三代少數族裔青年努力融入本地生活後,價值觀卻與上一代變得不一樣,產生矛盾。
記者:李朗怡

Monday, June 6, 2016

2016-06-03 別讓牠們再哭

政府已修訂《公眾衛生(動物及禽鳥)(動物售賣商)規例》,建議規管所有有關出售及繁殖貓狗的行為。有人認為這項修訂可以保護動物,亦有人認為會為牠們帶來更多苦痛。想改變貓狗的命運,應該怎樣踏出第一步?
記者:劉偉程

Saturday, May 28, 2016

2016-05-27 帶住夢想去拍照

兩個年輕人,帶著相機,爬山追星捕月,拍下香港獨特的美景,還贏得國際獎項。他們怎樣把拍照變為可實現的夢想?
記者:王玉娟

Sunday, May 22, 2016

2016-05-20 讓孩子冒險

香港孩子幾乎一出世就被競爭包圍,趕功課、衝考試、上補習興趣班,過著父母精心安排的生活。黃鎮昌不相信這一套,要讓孩子進入風險,決意帶兩歲半的兒子去台灣騎單車環島遊。讓孩子冒險的教育模式對成長有何影響?
記者:黎頴然

Sunday, May 15, 2016

2016-05-13 我家的港寶

2012年實施「零雙非」政策前出生的雙非嬰兒,逐漸踏入適學年齡,他們一是跨境來香港上學,一是在深圳讀私校,有雙非家長坦言後悔,亦有家長把跨境上學當作孩子成長訓練。這些「港寶」家庭有甚麼故事?
記者:林芷雅

Wednesday, May 11, 2016

2016-05-06 把不幸化成祝福

人死後甚麼都帶不走,但留下有用的部分,卻能把別人從死亡邊緣帶回人間。遺體器官捐贈數字有下降的趨勢,政府現就器官捐贈政策進行諮詢,期望可增加器官捐贈數字。
記者:李朗怡

Sunday, May 1, 2016

2016-04-29 是草.是寶

中藥日益受重視,年輕一代也樂意走上山去認識中藥。中藥源遠流長,近年在國際間備受關注,香港人可以扮演甚麼角色?
記者:張慧敏

Saturday, April 23, 2016

2016-04-22 花田背後

早前,大埔沙螺洞出現了大片油菜花田,背後原來有一段長達數十年的爭議。其中牽涉發展商、政府與環保團體,直至現時仍未有定案。有村民表示發展商未有履行當年承諾,於是回到村內復耕,聲稱要借此抗爭。
記者:劉偉程

Monday, April 18, 2016

2016-04-15 治療.自療

香港的醫療負荷,長期處於臨界點。醫管局於08年起,推出多項「公私營協作計劃」,把部分醫療需求分流到社區,以減輕醫療體系的壓力。病人做自己的醫生,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記者:黎頴然

Tuesday, April 12, 2016

2016-04-08 為甚麼輕生?

近期接二連三的學生自殺事件,令社會既震驚又沮喪。究竟,是「成績壓倒一切」的教育模式為元兇?還是現今學生面對逆境能力太低?自殺,除了心理原因,生理因素又佔多少比重?年輕人們為甚麼輕生?
記者:王玉娟

Sunday, April 3, 2016

2016-04-01 無糧僱主

幾百名亞視前員工向勞工處申請破產欠薪保障基金,他們由一月至今已沒有收入,欠薪的日子如何渡過?現有的機制,是否能夠保障員工?香港經濟預計會轉差,欠薪事件或會增加,員工追討欠薪有多困難?
記者:張慧敏 / 林芷雅

Monday, March 28, 2016

2016-03-25 老而不out

隨著時代改變,加上社會富裕,近年興起「無齡感」一詞,強調老人家可以「忘記年齡」,不受年齡的限制,保持年輕人的活力向前行,即使老去仍然熱愛生活,勇於接受挑戰。
記者:林芷雅

Monday, March 21, 2016

2016-03-18 男足女教

二十七歲的陳婉婷,是職業球會東方的主教練。她的別名叫牛丸,也是香港歷史上,第一位執教職業球隊的女性。

現時東方體育會在港超聯成績優秀,排名第一。執教經驗尚淺的牛丸,能否保持球隊的士氣和勝勢?
記者:劉偉程

Tuesday, March 15, 2016

2016-03-11 二月廿九

二月廿九日,每逢閏年才會有的一天,好像沒有特別,但又有點不平凡。

閏年,目的是為了彌補紀年與地球公轉產生的差異,二月廿九日出生或結婚的人會如何慶祝?

電腦可能出現「閏年蟲」,一些公司如何做準備迎接這日子? 記者:王玉娟

Sunday, March 6, 2016

2016-03-04 再會,亞視

亞洲電視,代表了一個時代。

亞視不獲政府續牌,提早停播,這間作為香港、以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個電視台,多年來歷盡興衰。

有員工忠心耿耿服務七個年代的老闆,一起重溫亞視留給香港人的共同回憶。
記者:張慧敏 / 林芷雅

Friday, February 26, 2016

2016-02-26 立法會新界東補選

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二月二十八日舉行,填補公民黨湯家驊辭職的空缺,任期雖然只有幾個月,但吸引了七人競逐。建制派的民建聯,以及泛民的公民黨,分別派出第二梯隊,周浩鼎和楊岳橋出選;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二度挑戰新界東直選議席;被民主黨開除黨籍,成立「新思維」的黃成智,去年區議會敗選後,再度參選;公司董事劉志成參選,說希望喚起香港人,關注民生議題;港大學生,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說代表本土派挑戰傳統政黨;執業大律師梁思豪,說希望利用法律專長,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停止拉布。
記者:羅若安、鄺國惠

2016-02-19 最美的求婚

近年港人越趨浪漫的求婚過程,有機構調查顯示,港人去年平均花費三萬六千元在求婚上,較上一年增加兩成。求婚策劃師也應運而生,協助策劃本地,甚至海外的求婚,以及安排攝制隊記錄求婚過程。有情侶更認為求婚與結婚同樣重要,因為求婚是兩人之間的浪漫回憶,而結婚是給長輩、親朋的回憶。

時至今日,求婚變得儀式化及商業化,加上年輕人每每會在社交媒體分享求婚的過程,潛而默化下,年輕人不自覺地有「人有我有」心態。

結婚典禮已需要花費不少,是甚麼令他們願意花費在求婚上?本集會追蹤一位男士準備求婚的過程,亦會訪問一對簡單求婚的情侶以及求婚策劃師,探討近年求婚的趨勢及反思求婚的意義。
記者:李朗怡

Sunday, February 14, 2016

2016-02-12 貧窮線上

3500元,這個數字是一人住戶被劃分貧窮與否的界線。政府於2013年首次制定官方貧窮線,以了解貧窮情況,並協助制訂及評估政策的成效。

政府公布2014年香港的貧窮情況,指貧窮人口由2013年逾一百三十二萬人,減至2014年的九十六萬多人,貧窮人口是六年來的新低。然而,樂施會去年就基本生活開支做研究,發現與貧窮線的數字出現嚴重落差。以一人住戶為例,發現成人及長者每月的基本生活開支為7344元及4613元,遠高於2013年的貧窮線3800元。

本集將以貧窮線為主軸,探討收入僅高於貧窮線的個人及家庭,活在香港可以得到怎樣的生活和消費水平。他們脫離了貧窮線,又是否脫離得了貧窮?
記者: 黎穎然

2016-02-05 放假去哪兒?

假日,本來是都市人忙裡偷閒、喘息的好機會,可以隨心去做令自己放鬆的事,停下腳步欣賞自己身處的城市。不過隨著經濟和文化轉變,屬於小市民的娛樂消閒空間日漸被壓縮。

有調查指出,香港人因為壓力大,成為全世界外遊頻率最高的地方,到底這個彈丸之地,是否真的沒有了讓我們放鬆尋樂的地方,而令我們非「出走」不可?本集將透過追訪各類小市民,包括情侶、學生、家庭的假期,去看看香港小市民假日是怎麼過的,嘗試為一個舒適的平民假期尋找出路。
記者:張慧敏,劉偉程

Wednesday, February 3, 2016

2016-01-29 媽媽的抉擇

本港人口老化速度加劇,適齡工作人士減少導致勞動人口萎縮,對本港發展甚為影響。根據統計處資料,2014年,無業人士(非從事經濟活動)約有157萬人,當中有63萬女性料理家務者。這股力量若可以釋放,將可以為本港提供額外的勞動力。

對於婦女而言,她們離開職場主要原因是照顧子女及家庭,特別是剛為人母的,都希望可以親自照顧子女,不假手於人,但本港政府提供的托兒服務不足以令婦女可以安心工作。

另外,本地很少公司為女性職員提供適合的措施,讓婦女平衡她們的生活及工作,以便她們可以彈性照顧子女及家庭。要這群媽媽重返職場,可以有甚麼招數?
記者:關麗雯

Monday, January 25, 2016

2016-01-22 眾裡尋根

五、六十年代內地大批難民來港,香港經濟不景,加上家庭計劃及避孕不流行,以及未婚懷孕不容社會接受,種種原因令本港湧現棄嬰潮,絕大部分棄嬰都是女性。

不少初生嬰兒被棄置街角、廁所或孤兒院外,幸運的會及時被發現,送到孤兒院待人領養。這些被領養兒童現在已經五、六十歲,有些已有自己的家庭。步入晚年,他們開始思考生命中空白的部分,希望尋回屬於自己的歷史,令人生無憾。他們的父母如果有幸仍在生,亦已八、九十歲,他們心知機會渺茫,仍不放棄,為的只是希望知道父母的樣貌,以及告訴他們自己生活安好,感謝他們帶自己來到這世界。

當年亦有一些父母因家境貧困等種種原因,沒有能力養太多子女,於是把初生骨肉送人或賣走,但當年送人時沒有留下任何憑據,領養父母亦不會與他們有聯絡,以防他們與女兒相認,甚至不會把女兒身世告之,令親生父母尋女難上加難。雖生活於同一個城市,在人海中卻不知從何找回人生最大的遺憾。
記者:李朗怡

Monday, January 18, 2016

2016-01-15 英倫大戰

「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洩氣。你可以悲傷,但是不要放棄。」民進黨蔡英文四年前敗選總統的宣言,言猶在耳,她再度披甲,挑戰總統寶座,台灣政壇蘊釀變天。蔡英文挾著民進黨去年在六都選舉大勝的氣勢,外界普遍認為她即使「躺著選」都可以獲勝。台灣極可能出現有史以來首位女總統。

國民黨則在最後八十天陣前易將,由黨主席朱立倫出戰。朱立倫向來被視作國民黨明日之星,但國民黨兩年來派系分裂嚴重,新一代對執政黨的不滿也自太陽花學運後激化,國民黨面對內憂外患,朱立倫選情告急。而他的另一對手,前藍營重量級人馬、親民黨的宋楚瑜,也左右朱立倫的選情。

這一集,《星期五檔案》攝製隊走訪台灣多處,剖析蔡英文如何走出敗選的困局,朱立倫又如何由萬人期待走到苦戰的境地?而在選戰最後階段,兩岸領導人馬英九與習近平破天荒於新加坡見面,對國民黨來說,究竟是救命仙丹,還是死亡之吻?
記者:羅若安

Monday, January 11, 2016

2016-01-08 當你還在...

香港所有學齡兒童均獲得九年免費教育,特殊需要兒童也不例外。本港現時有十間嚴重智障兒童學校,讓智商25以下的兒童入讀,大部分設有宿舍。這一批學生多數是多重殘障,輕則四肢不便,重則連呼吸和進食都依賴醫療儀器協助。

有些學生可以說單字短句,有的不能說話,只能選圖,有的用手指,用頭點,用腳踢,老師扭盡六壬就是為了小孩子能表達自己。

在2012年至2014年間,十間嚴重智障特殊學校,約七百位學生中,有五十七個小朋友離世。不少和學童朝夕相對的教職員,年年如是看著學童離世,在生死邊緣過活,卻不一定有足夠的心理質素和裝備面對死亡。學童的生命如此短暫,教師應如何自處?老師應該要教甚麼?
記者:林芷雅

2016-01-01 家教

Homeschooling即在家自學,一般定義是指在學校以外,由家長自行授課、網上遙距學習、自聘教師、幾個家庭聯合辦校等。

目前在家自學合法化的國家約有三十多個,至於香港,在家自學並未合法,政府規定所有年齡介乎6至15歲未完成中三的兒童,須在學校接受九年免費普及基礎小學及初中教育。教育局強調不鼓勵家長安排子女在家施教,以取代學校教育,不過,香港現時估計有超過一百個家庭,堅持孩子在家自學。

反對上學的香港家庭,認為香港教育太單一,只有考試和大學,不在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扼殺他們的創造性,扭曲教育原本應有的理念,所以他們決定跳出建制,擁抱自主學習。

在家自學並非適合所有家庭,父母要付出的心力,也並非人人能夠做到。此外,如何讓孩子學習分享、與人相處等社交問題、家長的教導能力以及在家自學後能否回歸主流制度等,都是需要細心考量的範疇。

當家庭變成學校、父母變成老師,學習又會變成怎樣的光景?
記者:王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