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網絡影片及網絡名人成流行文化,主要在社交平台及影音網站,發布影片和帖文與大眾交流,逐漸發展成為「Youtuber」的職業和身份。這類網絡影片創作者工作看似輕鬆容易,不過他們背後所付出的努力,面對的辛酸卻鮮為人知。到底他們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之中繼續在網絡世界上生存?又如何面對低潮期?網絡發展迅速之下,他們又會否選擇離場?
記者:何采思
Monday, January 29, 2024
2024-01-21 綠色騎行者
單車一直是不少香港人運動、消遣的工具。不過在56歲的阿文心目中,單車既是運動,也是一種保護環境的工具。自6年前開始,他便以單車作為主要代步工具,無論是出外、返工也好,只要道路情況允許,便會騎車前往。這種堅持背後,原來與其一套低碳減廢的生活概念有關。到底這種生活堅持,與環保有何關係?一般人有否可以仿效的地方?
記者:陳嘉敏
記者:陳嘉敏
2024-01-14 「踢」出香港
踢毽雖然是一項普及的群眾活動,但從體育競賽層面來看,屬比較冷門的項目,沒想到香港原來也有世界級的足毽運動員。本片主角柯鈞鎬對足毽抱有激情,即使四年內兩個膝蓋先後出現裂紋,仍堅持踢下去。最近他還以教練身分,帶領一眾學生參加全國首屆學生(青年)運動會,到底他們能否為港增光呢?
記者:梁志佳
記者:梁志佳
2024-01-07 四個義教的少年
四名熱愛運動的少年去年自發成立組織,籌辦免費運動活動,邀請教練義教,讓基層兒童小朋友也有機會接觸和享受運動。他們又經營網上平台,拍攝花絮及訪問本地運動員為平台宣傳。年僅十四、五歲的四人,對「基層」的認識有多深?他們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在應付學業之餘,再去發展組織?在籌備活動時面對甚麼挑戰?
記者:鄧穎賢
記者:鄧穎賢
2023-12-17 心仍未冷
2014年網路掀起「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喚起大眾對漸凍人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患者的關注。9年過去,漸凍症現時依然是「無藥可醫」的罕見病。再加上本港醫護人員及公眾,對於此病的認識及支援仍然十分缺乏,令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不少沉重的負擔及壓力。
不過有患者發病10年仍然能夠與病共存,可如常外出,有正常社交生活,甚至做義工幫助其他同路人。到底他是如何面對這個不治之症?
記者:劉鳳儀
不過有患者發病10年仍然能夠與病共存,可如常外出,有正常社交生活,甚至做義工幫助其他同路人。到底他是如何面對這個不治之症?
記者:劉鳳儀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