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30, 2014

2014-11-30 廣東歌已死?

音樂是一個地方的文化象徵,亦標誌著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而最能代表香港文化的,就是廣東歌曲。廣東歌在七十年代,由開創口語歌曲的「歌神」許冠傑帶起;八十年代藝人如梅艷芳、張國榮、羅文等更是經典;一直至九十年代的四大天王,仍是廣東歌壇的一段輝煌時期。

不過隨著文化轉變,廣東歌手逐漸以偶像派為主,欠缺對實力的追求。網絡文化和盜版興起,令購買唱片的人減少,亦令廣東歌銷售模式轉向。加上韓流的興起,亦令大眾的音樂口味轉變。有廣東歌評論人認為,廣東歌的衰落,是因為港人覺得聽廣東歌不夠「潮」,令廣東歌的價值變得非主流。

一連兩集專題從廣東歌的價值及出路去分析,到底廣東歌曲在發展路上經歷了甚麼?它還有沒有出路?
記者:錢芷蕾

Wednesday, November 26, 2014

2014-11-23 三十而立

近年本港教育政策變化不斷,在專上教育方面,政府銳意增加專上教育學位,佔人口比例六成;放寬院校招收內地生;大學改回四年制等,都影響不少院校的發展。

今年成立三十周年的香港城市大學,由84年開校時只得五百名全日制學生,發展至今日,本科生學額及副學士課程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三十年間,城大由旺角中心搬到九龍塘,校舍逐步擴建,並由學院正名為大學。三十年間,城大怎樣因應著本港專上教育,以至香港社會的轉變而發展?

本集訪問了校長郭位、副校長林群聲、第一屆學士課程畢業生范家輝、創意媒體學院畢業生麥曦茵、早期已在城大工作的技術主任邱玉麟,以及從挪威來港讀學士學位課程的Adrian。
記者:黃雅宇/何英傑

2014-11-16 告別小天使

不少父母都會形容孩子是上天賜的小天使,但事實上不是每位小天使都能健康安穏地在媽媽肚內度過十個月,來到這世界。過去十年,每年平均有170死胎,即每一千個活產嬰兒,便有兩個死胎。

孩子沒有在母體外生存過,但對媽媽來說,他卻確實存在過,血脈相連,甚至有感受過他的心跳和踢腳。嬰兒在母體內與媽媽感情與日俱增,面對小天使突然告別,媽媽、爸爸,甚至是小天使的哥哥姐姐要如何面對呢?

部分醫院的婦產科開始引入產婦哀傷輔導,由助產士、護士、醫生等人員,協助失去胎兒或嬰兒的產婦度過哀傷期,減低事件對他們日後的陰影。

即使胎兒已沒有生命跡象,媽媽還是需要透過引產,經歷陣痛,產下死胎。哀傷輔導小組事前會讓產婦了解引產過程,預早計劃胎兒產出後,會否觀看孩子或抱抱、要請誰來告別孩子、要否舉行宗教儀式、剪頭髮留念等。
記者:李朗怡

Monday, November 10, 2014

2014-11-09 烈火烙印

鄧苛娭在2011年白加士街大火中燒傷,當年她18歲。與其他少女一樣,她喜歡打扮、逛街,也注重外表。但自從出事後,她經歷前所未有的痛楚及緊接著的治療,促使她的性格上遭遇很大轉變。從以前偶爾有「小姐脾氣」,逐漸變得堅強,樂觀面對困境。加上她身邊的親友、醫護人員給她的鼓勵及支持,讓她感到自己不是孤身作戰。

「衡仔」張潤衡在1996年八仙嶺大火中被嚴重燒傷,一次的災難帶來深遠影響,除了他身體的創傷,更有心靈的挫折。但憑著堅毅不屈的精神,他沒有放棄自己,經歷過不少起起跌跌,過程中悟出不少人生道理。努力完成大學課程後,現在任職心理培訓導師,投身幫助更多人的行列,燃亮自己,照耀他人。

對於傷者來說,身體的創傷、痛苦,已是非常難克服,倘若社會不給予更多包容、關懷,反而投以奇怪的目光,將令他們更加難受。所以對於社會大眾的教育,其實對幫助傷者康復非常重要,讓他們遭遇不幸後,能真正忘記過去,重新起步走自己的路。
記者:張慧敏/楊阡仟

Sunday, November 9, 2014

2014-11-02 劇.迷

一套「來自星星的你」,掀起了一串「煲劇」潮,近年韓劇、台劇,受到不同年齡層的追捧。

有人愛電視劇劇情緊湊,有人試圖代入超現實或極浪漫的情節,嘗試彌補現實生活的不足,亦有人因為迷戀明星,務必以最緊貼的速度看完偶像所拍的劇集,久而久之迷上的異國文化,生活習慣亦隨之改變。

科技進步,煲劇極度方便下,預先下載不同種類的劇集及節目,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廢寢忘餐地煲劇,這些劇集,有何吸引之處?將劇中的情節與現實比較,發現有落差時,又會否令生活出現甚麼問題?「煲劇」又是否純粹因劇集吸引,或是有其他原因?本集希望透過不同年齡人士的個案,探討各自煲劇的原因。如果過分沉迷,又如何適時抽離?
記者:黃雅宇/李朗怡/賴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