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9, 2020

2020-12-27 眼睛去旅行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多國封關鎖城,不少喜愛旅遊的港人無奈「滯留」香港。酒店業及旅行社紛紛推出宅渡假 (Staycation)、環港遊(Flycation)及網上導賞團,讓港人望梅止渴。外遊無望,卻又渴望感受異國風情,逛日式超市、到特色餐廳消費、遊歷香港一些酷似外地景點的地標,成為另一種「旅行」的樂趣。有人甚至幻想過在港來一趟偽旅行,假裝自己外遊,找尋旅行的感覺。

身處全球疫症蔓延時, 香港人如何「旅行」?對他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甚麼?
記者:林可欣

Monday, December 21, 2020

2020-12-20 哪一天我們再飛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航空業,本港最大型航空公司國泰航空今年六月獲政府注資390億元後,十月公佈重組方案,裁減公司於全球8,500個就業崗位,當中約5,300名為駐港員工,包括旗下有35年歷史的國泰港龍航空即時停運,全數約2,500名員工被遣散。

航空業復甦遙遙無期,機組人員各尋出路;不論離開或留守,他們也等待有一天能夠再飛,於機艙再遇。不同年資和經驗的機師和機艙服務員,面對逆市如何轉型?飛行夢無奈要著陸,他們遇上甚麼困難?
記者:林可欣

Saturday, December 19, 2020

2020-12-13 再見報紙檔

香港首個報紙檔原來在100年前已經出現,行人道上一檔檔寂寂無名、毫不起眼的報紙檔一直默默陪伴香港成長。高峰時期,遍布香港報紙檔有逾千個,但隨著資訊科技發達,越來越少人買報紙,報販的經營越見困難,近年全港報檔數量只剩下300多檔。而報販牌照多年未有更新,規定只可以售賣紙巾、糖果、電池等12種指定物品,在新冠肺炎夾擊下,報販會有甚麼出路?
記者:葉漢亮

Wednesday, December 9, 2020

2020-12-06 醫路前行

醫管局成立於一九九零年至今三十年,率領著公營醫療系統的服務。

過往七、八十年代,輪街症、睡帆布床的情景不再,政府成立醫管局,銳意推動醫療制度改革,承諾保障及促進市民健康。至今,公營醫療系統仍然是市民健康最大的安全網。不過三十年過去,醫管局面對的問題與日俱增,大型疫症肆虐、醫護關係緊張、市民輪候時間冗長、人手不斷流失,新舊問題交織,同時備受批評。

掌握本港七百多萬市民的命脈,醫管局怎樣面對當中的危與機?
記者:馬敏玉

Tuesday, December 1, 2020

2020-11-29 香港製造

美國要求香港商品出口美國時,必須標示原產地為「中國」,政策於11月9日實施,「香港製造」再成熱話。

製造業曾經是香港的經濟命脈,但隨著工廠於八十年代北移,標示著「香港製造」的產品已越來越少。不過有上百年歷史的廠商,由開廠至今也不曾離開這個生產基地,也有食品廠認為香港製造是信心保證,決定回流設廠。

近年政府推動再工業化,能否惠及這些世代相傳的「香港製造」?
記者:黎頴然

Saturday, November 28, 2020

2020-11-22 「深漂」港人

在內地,不少人離開家鄉去大城市漂泊,而在香港,也有一群港人因為工作、生活各種因素在深圳漂泊,又稱為「深漂」。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至今,來往兩地受強制檢疫措施限制,政府估計,現時廣東省有約18000-38000名醫管局病人,大部分人未能回港複診和取藥,有機會對他們的病情造成影響。政府在九月建議委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這群病人提供跟進診症服務,這次疫情為中港醫療問題帶來甚麼啟示?
記者:蘇墁鈺、吳淽瀠

2020-11-15 以命償命:罪與恕

台灣目前仍有死刑,當地近年接連發生隨機殺人案件,引發民眾爭議兇手判死的償命問題。基於司法制度存在誤判冤死的風險等考慮,法務部近年減少執行死刑。有死囚蒙冤21年獲平反,人生改寫。當地民間團體倡議廢除死刑,提出社會應對話討論替代死刑的方案,並修復犯罪造成的傷害,卻屢遭抨擊。

香港1993年廢除死刑,當年的特赦死囚悔錯多年。以命償命能否彌補受害家屬的創傷?怎樣的懲罰和司法才能保障每個人的基本權利?
記者:林可欣

Thursday, November 5, 2020

2020-11-01 以命償命:生與死

香港1993年廢除死刑,鄰近國家及地區包括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和台灣仍有死刑,近年於當地引起存廢爭議。殺人償命自古為華人社會根深柢固的觀念,縱使中國近年推動司法改革,多宗冤案獲平反,依然有死囚判刑後上訴多年。有內地法律人士認為中國廢除死刑仍漫漫長路。

本節目一連兩集走訪大陸和台灣,探討兩岸三地於死刑存廢問題,分別有著怎樣的討論空間?在生與死、正義與善惡之間,怎樣的法治與刑罰才能保障每個人的基本權利?
記者:林可欣

Monday, October 26, 2020

2020-10-25 千禧愛環保

千禧後世代,又被稱為Z世代。目前全球Z世代人口已超過 20 億人,他們在各種議題均有活躍表現,有研究指出Z世代特別關注環保和社會的可持續性,例如17歲瑞典環保少女Greta Thunberg,近年積極參與氣候變化運動,並發動每週五的罷課行動,各地學生也紛紛響應。

千禧後世代為了爭取未來,希望從自身出發影響更多人,他們會為這個世代帶來甚麼改變?節目走訪了英國和香港,聆聽這代人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聲音。
記者:楊明珠

Tuesday, October 20, 2020

2020-10-18 千禧愛創業

千禧後世代,泛指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對陸續成年、踏入職場的他們而言,比起找得一份好工作,更希望一嘗創業的滋味。

根據英國桑坦德大學在2018年的研究,超過四分之一的英國學生在大學時期已經擁有個人生意,他們的整體全年總營業額達到10億英鎊。在香港,亦有人年紀輕輕創立公司,成為未成年CEO。千禧後自出生就浸淫於網絡世界,如何影響他們定義和規劃人生?節目走訪了英國和香港,了解這班千禧後的創業故事。
記者:楊明珠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020-10-11 拖得一時...

「明天做」、「遲一點做」,是否你的口頭禪?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眼前有一件事要做,明明有充裕時間,但就選擇拖延,臨近期限才完成工作。美國一項調查發現,兩成人有恆常拖延的習慣,他們在工作、家事、關係上都會出現拖延。部分人覺得拖延就是懶惰,但在慣性拖延背後,伴隨著他們的是害怕失敗、逃避問題、或是希望追求完美的心態,希望在拖延之際尋找出路,但拖得一時,是否可以拖到一世?想解決拖延習慣,又有甚麼方法?
記者:蘇墁鈺

2020-10-04 消失中的安老村

上水古洞石仔嶺花園的私營安老院,1998年起向政府以短期租約營辦,在新界東北發展規劃下,今年中開展第一期清拆。一群經營者和長者八年來爭取妥善安置,有院友今年五月申請司法覆核,希望政府遵守當年無縫交接的承諾,待2023年一併遷入附近一座新建的院舍大樓,惟案件最終被駁回。七月底疫情嚴峻,約150名長者依然要在限期前搬走。

這香港獨特的老人村拆遷最後倒數,村內各人如何面對這段日子?在消失前,為香港的安老服務留下甚麼記錄?
記者:林可欣

2020-09-13 看不見的工傷

當不少打工仔展開在家工作的生活模式,社會上仍有很多基層勞工每天面對外出上班的考驗。正值炎夏,一班清潔工、地盤工人除了在酷熱天氣下工作容易中暑,還要面對感染疫症的風險。

《僱員補償條例》中列出48種法定的職業病,但多年來未有更新,常見的中暑、工作勞損,甚至肆虐大半年的新冠肺炎皆不受工傷法例保障。打工仔為保生計依然要冒險工作,現有的勞工法例能否保障他們?這些常見與工作相關的病痛應否被納入作職業病?
記者:楊明珠

Sunday, October 18, 2020

2020-09-06 我和孩子一起學...

教育局早前公布中、小學和幼稚園新學年會如期在八月和九月開課,不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暫停面授課,學生在可見將來,也不能親身回校。

家長們叫苦連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SEN)的家長更是苦不堪言,因為他們失去的不止是上課的機會,還有接受治療的時間。為了自救,坊間不少治療師出謀獻計,幫助這些家長裝備自己,學懂在家教學之餘,也要在家治療,讓孩子把握學習和治療的黃金期,訓練家長成為疫症下的「自家」治療師。
記者:李嘉嘉、黎頴然

2020-08-30 其實我很美

護膚化妝、配襯衣飾物、健身塑形,大家每天都花上不少時間打理自己的外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在這愛美的社會,卻有一群因先天疾病或後天意外而容貌毀損的「顏損者」。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碰到惡意的目光,在社交、學習、職場等不同層面更飽受欺凌排斥。現時法例下,「顏損者」被定義為殘疾人士,當遇上歧視或受到不合理對待時,可以向平機會投訴。到底社會是否能夠容納這班不一樣的面孔?
記者:李昕君

2020-08-23 見習打工仔

暑期實習對於大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堂「必修課」,藉此獲得工作經驗,體驗職場苦與樂。然而,為了同學及早投身社會,近年為中學生而設的實習機會亦有所增加。中文大學四年前發表的一項高中生生涯規劃的調查,超過三成學生認為自己對生涯規劃了解不足。亦有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受訪中學生認為香港年輕人缺乏發掘潛能的機會。讓同學提早在中學踏足社會,一嘗職場滋味,對於他們來說有何得著?實習經驗又是否幫助他們認清未來方向?
記者:蘇墁鈺

Tuesday, August 18, 2020

2020-08-16 開飯難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七月中旬起每日確診過百宗,政府抗疫措施加辣,一度全面禁止食肆堂食,餐廳被迫「轉型」做外送服務,外賣員需要冒受感染風險,走遍各區派上一餐飯。沒有固定工作地方的「打工仔」,買外賣後在公園或街頭直接「開餐」,經常流連快餐店的無家者亦頓失容身之所。全港由「遍地開餐」到食肆恢復早午市堂食、限五成入座率,疫情下,市民要好好吃一頓飯有多難?甚麼措施能協助這些受影響的人?
記者:李嘉嘉、馬敏玉、林可欣

2020-08-09 無障礙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超過半年,本港七月初更迎來第三波爆發,社區人人自危。疫情下,失業率屢創新高、大部分社區照顧服務受到中斷、早期物資短缺等,對殘疾人士的影響更是首當其衝。根據統計處數字,全港共有超過57萬名殘疾人士。對於社會上這一班弱勢社群而言,就業、社交、出行各方面本已困難重重,在這艱難的時刻,他們更要迎難而上。到底抗疫之路上,視障、聽障及肢體傷殘人士如何可以戰勝「疫」境?
記者:李昕君、蘇墁鈺

2020-08-02 活在慈雲山

新一波疫情爆發,慈雲山一帶成為重災區,有居民不敢外出,爆發多宗群組感染的慈雲山中心,多間食肆停業,仍有營業的餐廳勉強維持服務;附近社區曾出現的士司機感染群組,令其他的士司機近日生意雪上加霜,往多區等客也近乎一無所獲。

疫情再度擴散,慈雲山甚至被視為「疫區」,區內人心惶惶,他們如何渡過這段艱難抗疫的日子?
記者:馬敏玉、楊明珠

Friday, July 31, 2020

2020-07-26 疫境考生

今屆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在疫情的陰霾下開考。

面對一改再改的考期,考生們除了要調整溫習策略,同時要兼顧防疫準備。青年新世界今年四月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受訪的812名應屆文憑試考生當中,有八成四受訪者表示擔心因應考而感染病毒。疫情同時影響今屆考生的畢業禮,有學校改用網上直播形式,讓家長在家「遙距」觀看。

今屆考生,如何在疫境下奔赴考場?他們又如何度過一個不一樣的畢業禮?
記者:李嘉嘉

2020-07-19 等一個奇蹟

等待,是一個怎樣的感覺?

全港有二千多人,每天都在等待一個奇蹟出現。只是,奇蹟不常出現。

在香港每一百萬人中,只有約六人願意捐出器官。目前全港有超過三十二萬名市民登記死後捐贈器官,不過實際器官捐贈數字長期偏低,每年有超過八成的病人等不到合適的器官移植。2019年整體器官移植數目更創下近十年新低,全年只有約四十人死後捐出器官。一個捐贈者,最多可以讓七人重生。一個決定,如何改變他們的命運?

他們還在等待。
記者:馬敏玉

Friday, July 17, 2020

2020-07-12 我的志願

隨著時代變遷,新一代不再嚮往醫生律師等傳統職業,反而憧憬踏上「KOL」之路。本港有調查發現逾三成半學生的志願是成為網絡紅人,如直播主持及YouTuber等等。進入網絡時代,這班小小「KOL」有的名氣較成人有過之而無不及。2019福布斯排行榜中,收入最高的YouTuber有兩位是不足十歲的兒童,而且年收入逾億。到底網上世界有甚麼吸引著一班小朋友?年紀輕輕踏足網上世界,背後又隱藏甚麼危與機?
記者:李昕君

Thursday, July 9, 2020

2020-07-05 五十四億的希望?

開業43年的海洋公園見證香港的變遷,是許多本地人和遊客的集體回憶。不過近年海洋公園陷入財困,連續四年錄得虧損,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意一落千丈。園方最近向政府申請注資54億元,在一片爭議聲中逃過倒閉的命運。

海洋公園過去十多年吸引過大量內地遊客到訪,但近年整體訪港旅客減少,加上部分設施老化,公園的吸引力大不如前。經歷過高山低谷的海洋公園,得到政府投放資源「救亡」後如何繼續經營?
記者:楊明珠

2020-06-28 當他們老去

香港人口老化,愈來愈多精神病康復者步入高齡,同時需要復康及長者服務。除了定期到精神科復診,他們還要到不同專科看症。政府2010年起於全港各區開設逾廿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持續支援精神病康復者於社區生活。但面對他們老齡化,中心的前線社工和護士等人員開始應接不暇,亦無法完善跟進每個個案。

不少精神病康復者皆獨居,日常起居如買菜做飯、清潔家所也難以獨力完成。當他們老去會是怎樣的生活光景?他們需要甚麼支援服務?
記者:林可欣

Friday, June 26, 2020

2020-06-21 復課了

停課四個月後,中小學及幼稚園終於五月底起陸續復課。有教育心理學家表示沙士時學校停課接近兩個月,部分學生在復課後出現適應困難難以投入課堂。17年後停課日數更長,學生重新投入校園生活會否更困難?針對處理學生情緒問題,教育局的復課指引中,就特別加入《就復課為學生提供的情緒支援》內容,鼓勵學校協助支援學生情緒。有小學就在復課前後,為學生及老師提供情緒支援服務,希望在追趕課堂進度之時,同時照顧學生的情感需要。
記者:蘇墁鈺

2020-06-14 雙春不閏月

不過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令很多婚禮需要延期或取消,不少準新人因為結婚計劃被打亂感徬徨,婚禮行業都大受影響。根據入境處數字顯示,今年累計首四個月的婚姻登記數字為近9,100宗,較去年同期逾1.5萬宗跌5,972宗。有準新人受封關措施影響,要取消原訂在海外舉行的婚禮,也有決定如期舉行婚禮的準新人,因酒樓倒閉要取消擺酒。準新人們要克服種種困難,舉辦疫情下的婚禮。
記者:李嘉嘉

2020-06-07 康復之路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減退,至今超過九成康復者陸續出院。不過,有康復者出現「復陽」,體內再次驗出新冠病毒,社會上有人擔心他們會再次傳播病毒。這次感染新冠肺炎,對於康復者來說,出院後會面對甚麼困難?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對於新冠肺炎康復者的後遺症及長遠影響未明,不過現時有部分病人亦有抑鬱症狀。曾經有研究指,近四成的大型傳染病患者會出現「創傷後遺症」,這次的復康之路,他們如何面對?
記者:馬敏玉

2020-05-31 新鮮人求職路

踏入畢業季,又一批學生即將離開校園成為「職場新鮮人」。不過有人力資源顧問預言今年畢業的大學生受疫情影響,求職或較往年更難。

有大學生寄出二、三十封求職信,一直沒回音;也有人自覺大學選錯主修,加上經濟轉趨低迷、市場減少招聘,畢業此刻頓失方向;甚至連外國的名校畢業生也一度茫然不知前路。應屆大學畢業生在疫情下求職面臨甚麼狀況?準備投身社會前,主修不同學系的他們,怎樣思索前路?
記者:林可欣

2020-05-24 傭身之所

現時本港約有四十萬名外傭為港人分擔「家頭細務」。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菲律賓及印尼相繼封城,外傭供應亦受影響。自三月十九日起,特區政府要求所有中國以外地區的抵港人士接受強制家居檢疫,外傭甫抵港便要面對隔離十四天的難關。僱主四出尋找能提供外傭檢疫的住所,甚至要為他們租住酒店。因為「禁聚令」,外傭假日也不能與同鄉暢聚,甚至要減少外出。疫情下的香港,何處才是這班外傭的「傭身之所」?僱主與外傭如何共度難關?
記者:李嘉嘉、李昕君

Thursday, June 25, 2020

2020-05-17 一米之遙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為防止病毒繼續擴散,政府提醒民眾應盡量與他人保持至少一米的的社交距離,減少聚餐及群體活動。伴侶談情、朋友聯誼、親人聚會這些看似平常的接觸,疫情當下,或許都有所顧忌。然而,人是群居動物,社交生活相當重要,一旦這個心理需求無法滿足,對個人情緒都很大影響。疫症不知何時了,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的同時,可以如何維繫彼此之間的關係?缺少社交活動的情況下,一個人又可以如何自得其樂?
記者:蘇墁鈺、楊明珠

Wednesday, May 13, 2020

2020-05-10 春去秋來冬又至之【大寒】不寒

時光流逝,春去秋來,天氣永遠不似預期,不過近年酷熱、颱風、嚴寒、甚至個別季節無聲消失,都令大眾對變幻天氣產生好奇,星期日檔案在過去一年,紀錄香港的四季天氣,透過農夫、打鼓嶺村民、火鍋店老闆、養珠業人士、時裝業界等等,去觀察天氣對他們生活或是業務的影響。
記者:馬敏玉、李卓軒

Thursday, May 7, 2020

2020-05-03 春去秋來冬又至之【夏至】未至

時光流逝,春去秋來,天氣永遠不似預期,不過近年酷熱、颱風、嚴寒、甚至個別季節無聲消失,都令大眾對變幻天氣產生好奇,星期日檔案在過去一年,紀錄香港的四季天氣,透過農夫、打鼓嶺村民、火鍋店老闆、養珠業人士、時裝業界等等,去觀察天氣對他們生活或是業務的影響。
記者:馬敏玉

Sunday, May 3, 2020

2020-04-26 貧二代

全港學校在疫症下實行停課不停學,在家自學突顯了基層家庭面對教育不平等的現實。有組織於二月進行的調查指,近三成基層學生家中沒有電腦,超過六成半學童要用手提電話做功課,但礙於螢幕細、網速慢等問題,影響學習成效。有學者指基層學童的資源匱乏一向存在,在精英教育制度下,要在社會向上流、打破跨代貧窮、脫離「貧二代」的命運,他們可以怎樣做?
記者:黎頴然

Wednesday, April 22, 2020

2020-04-19 新冠肺炎:走入意大利重災區

新冠肺炎改變全世界, 奪走無數人的性命,破壞社會、基建和商業活動,正常生活不再存在。特別是在意大利,她是歐洲其中一個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這一集由記者帶你走進意大利這個新冠肺炎的重災區,看看當地醫護及人民如何抵抗新冠肺炎,採訪當地市民怎樣面對這種無藥可治的新型病毒。

Saturday, April 18, 2020

2020-04-12 疫症教曉我們...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大醫學院二月公布98%受訪市民對疫情焦慮已近臨界點。社會瀰漫不安氣氛,也改變不少人的生活型態。一個家庭平日各自上班上學,如今孩子停課,爸媽在家辦公,晝夜聚首斗室之間,摩擦增加,卻讓他們學懂溝通相處;一個東涌街坊醒覺社區需要,自發以行動支援鄰里;擅長縫紉的基層婦女昔日從事製衣業,面對防疫物資短缺,為弱勢社群趕製港產布口罩。疫情爆發,惶恐焦慮等負面情緒也可轉化,疫症教曉我們甚麼?
記者:林可欣、李昕君

Sunday, April 12, 2020

2020-04-05 疫市求生

新冠肺炎在香港爆發,市民避疫減少外出,部分商店經營困難,出現吉舖招租,亦有員工被要求放無薪假,甚至開始出現失業潮。政府統計處公佈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間,失業率3.7%,創九年新高,零售及餐飲服務業情況尤為嚴峻,失業率急升至7.5%。有基層清潔工近月失業,無法負擔屋租,也有人從事奢侈品零售轉賣口罩,而火鍋店則因為「打邊爐家族」多宗確診個案,生意大減。中小企怎樣變陣救亡,打工仔如何自救求生?
記者:林可欣、李澄欣

2020-03-29 回「留」記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並在多個歐美留學熱點爆發,大批留學生趕緊回港避炎。機票一票難求,有家長四處為子女「撲機票」,學生即使上機後亦要「全副武裝」抗疫,部分人回港後更需接受強制隔離。

不過,各地留學生應對疫情的反應亦有不同。英國決定全國停課,並暫停原定在五、六月舉行的公開考試,有學生擔心回港後前路茫茫;在新加坡,有留學生則認為「一動不如一靜」。

疫潮不知何時了,負笈海外求學的香港學生如何面對這場疫症的挑戰?
記者:楊明珠、李昕君、蘇墁鈺

Thursday, March 26, 2020

2020-03-22 「疫」行者

新型肺炎疫情爆發近兩個月,本港確診病例逾二百宗,東區及灣仔區成為重災區之一,港島東聯網的公立醫院接收近四成個案,包括打邊爐家族、北角聚餐及佛堂等感染群組。更多隱形病人潛伏於社區,急症室醫護作為醫院第一道防線,醫院前線如何應對重災區疫情爆發?醫管局自一月底全面暫停探訪,醫院聯網轄下的護養院住入長期病患者及肢體傷殘人士,院方透過視像探病,讓院內的長期病患者、肢體傷殘人士仍得到家屬和外界關心。
記者:馬敏玉、 林可欣

2020-03-15 回家路遠

一場疫症,令不少人有家歸不得。

新型肺炎於年初在武漢爆發,除了當地成為疫區,疫情更蔓延到世界各地,不少在外的香港人,於異地遇上疫潮。

有逾百名港人,因為登上了有逾五百宗確診個案的郵輪滯留日本,每天看著確診數字上升,步步驚心,即使順利回港也需入住隔離營,不能立即回家;也有港人在農曆新年前到了內地湖北,受到「封城」的限制,滯留當地,每天擔驚受怕,期盼離開疫區的一天。

回家路遠,何日是歸期?
記者:李嘉嘉、黎頴然

2020-03-08 武漢24小時

在農曆新年前夕,因為應對新型肺炎,內地史無前例將武漢圍封,防止病毒擴散全國。武漢切斷所有對外交通,公交、地鐵、輪渡等等都暫停營運,集中精力去拯救危在旦夕的病人,確診患者及醫護面臨巨大挑戰,武漢這個有千萬人口的地方突然被封鎖,圍城之內人人自危,如何守望相助去渡過疫境呢?

2020-03-01 艱難的一課

鑑於新型肺炎傳播力強,為免出現社區爆發,教育局宣布全港學校停課,至不早於三月十六日復課。

不少學校實施「停課不停學」,運用電子學習平台繼續教學,有老師首次接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感到困難重重;有應屆文憑試考生擔心前路;也有家長因為要與停課的子女廿四小時「困獸鬥」,瀕臨崩潰邊緣。

面對這個未知結束日的悠長假期,老師、學生和家長既要為疫情憂心,也要為學習苦惱,人人也在上艱難的一課。
記者:李嘉嘉、黎頴然

2020-02-23 咫尺戰場

新型肺炎疫情蔓延,公立醫院首當其衝成為抗疫戰場,醫護人員需要分批加入「Dirty Team」抗疫團隊工作,診治懷疑及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有醫護工會二月初發起香港醫護界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工業行動,累計七千多名醫護人員罷工五日。公共醫療資源長期緊張,近月更有指公立醫院裝備快將短缺,相較十七年前的沙士疫情,前線醫護這次有甚麼壓力和困難,如何應對這場疫戰?
記者:林可欣、馬敏玉

Thursday, February 20, 2020

2020-02-16 口罩狂潮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危機席捲全球,口罩作為個人防護裝備的第一道防線,頓成瘋搶的主角。香港的口罩供應已數度斷貨,近日更愈見升溫,市民為撲口罩各施各法,就連代理商和藥房也為找貨源苦惱。有居港的外國商人由家鄉運入大量口罩,免費供應給資訊較缺乏的人士和低收入家庭,以解燃眉之急,也有區議員為街坊團購口罩,並申請區議會撥款製作「防炎包」。一個口罩,一個保障,可以到哪裡找?又怎樣反映香港情?
記者:黎頴然、馬敏玉

Monday, February 17, 2020

2020-02-09 抗疫攻防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香港,確診個案不斷增加,全城市民人人自危,擔心是次疫情將成2003年沙士翻版,甚至嚴重程度將會超越沙士。十七年前經歷過沙士的康復者,如何看待今次疫情,有甚麼方法可以自保?香港各區的公共衛生存在甚麼漏洞,如何堵塞改善整體衛生環境。
記者:李卓軒、林可欣、黎頴然

2020-02-02 旅業大作戰

持續大半年的反修例風波重創本地旅遊業,訪港旅客量持續下跌,旅遊業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旅業寒冬」。旅發局數字顯示去年全年旅客人次約5600萬,全年錄得14%跌幅,是自2016年至今再出現負增長。面對社會不穩定,政府及旅遊業界如何令香港重新吸引旅客到來?以往過於傾斜內地市場,發展失衡的旅遊業可以怎樣重整旗鼓,另覓出路?
記者:楊明珠

2020-01-26 人生合唱團

你是否記得上一次與家人講心事,是在多久之前?家中長者的故事,你又有沒有聽過?

根據「社會情緒選擇理論」,長者預計自己壽命接近尾聲,普遍會把維繫緊密關係,如與子女關係視為人生首要目的,然而中國人羞於把情感宣之於口,一群長者於2019年成立社區合唱團,透過原創歌曲、以生活在香港大半生的視野,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故事和身份譜上音符,讓後輩和社會各界好好聆聽他們的心聲。
記者:黎頴然

2020-01-19 豬肉在前

回顧「豬」年,豬價騰飛。自去年底中國內地爆發非洲豬瘟,豬肉價格持續上升,創下歷來新高。本港的活豬供應一直倚賴內地,超過九成的活豬由內地入口,豬價上升對市民有多大影響呢?小市民及商戶又可以怎應對?現時本地的活豬供應不足三百隻,本地又可否增加活豬供應,長遠以減低對內地市場的倚靠呢?本地豬農又面對甚麼限制呢?吃不到新鮮豬肉,冰鮮豬肉又能否取代?市民的選擇有幾多呢?
記者:馬敏玉

2020-01-12 漂泊吾家

連鎖快餐店和網吧等通宵營業的場所,近年成為無家者流連過夜的地方,部分因為於街頭露宿不安全。有社福組織2018年調查推算,全港109間通宵營業的連鎖快餐店有448名無家者,較五年前的57人增逾6.8倍。但隨著部分分店近年取消廿四小時營業,無家者又再次四處漂泊度宿。香港一直沒有政策處理無家者議題,社福組織認為無家者的生命安全、財產、私隱及住屋權利也應受到保障。無家可歸的人如何飄泊生活?他們需要甚麼支援?
記者:林可欣

Monday, January 6, 2020

2020-01-05 不漏洞拉從今以後

位於九龍灣的啟德北難民營於今年清拆,用作興建公營房屋。1979年,香港正式成為越南難民第一收容港,為困擾香港超過20年的難民問題掀起序幕。港府曾與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簽訂有關照顧在港難民的協議聲明,由難民署支付照顧難民的支出。不過,到目前為止,難民署只支付了三百多萬元,欠款超過十一億港元。40年過去,當年的難民很多也已經組織家庭,他們的下一代是在怎樣的環境成長?他們對自己的身分有何看法?
記者:李卓軒

2019-12-15 我要學中文

香港有超過五十萬少數族裔,佔人口大概百分之八。對他們來說,縱使在港扎根多年,語言仍然是他們融入主流社會的障礙。當中,就算他們聽說能力與中文作為第一語言的人無異,也會因讀寫能力遜於本地學生而影響升學及就業機會。有非政府組織的表示,香港一直未有一套為中文第二語言而設的課程,令教師在教學程度參差的學生之餘,更要肩負設計課程的重任。究竟現在的教師怎樣應對?過來人又有甚麼看法呢?
記者:李卓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