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8, 2019

2019-12-08 復婚

夫妻離婚後破鏡重圓,再結婚,稱為復婚。

據一些研究發現,離婚之後的半年內,往往是夫妻復婚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當時離婚太衝動,很多東西擁有時不珍惜,失去了才覺得寶貴;另一原因是兩人所生的孩子,讓孩子於單親家庭中成長,承受著傷痛和壓力,是每位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離婚後復婚,如果繼續走老路子,必然不會幸福,復婚可以怎樣重寫婚姻新一頁?
記者:王玉娟

2019-12-01 再婚

香港離婚率高企,但無阻人們尋找下一段婚姻的動力。

根據統計處去年發表的數字,2016年香港大約五萬宗註冊結婚中,任何一方或雙方屬再婚的有一萬七千多宗,佔全年結婚數目三成半;事實上,再婚人士佔整體婚姻數目,過去多年一直維持在三成多的比例,而再婚的現實情況中,男性比例又往往遠高於女性;另一方面,再婚關係中,小孩在適應不同家人方面,遠比大人來得困難。

究竟,再婚家庭會遇到甚麼挑戰?可以怎樣跨過?
記者:王玉娟

2019-11-24 城中村

「城中村」通常是指在中國內地高速城市化進程中,留存在城市區域內的傳統鄉村,是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特有現象。這種城中村,其實也存在於香港並快要消失。施政報告提出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三條位於九龍市區的村落土地,重建為公營房屋為主的新社區。這三條村落: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皆屬九龍十三鄉的古村,世代居於這些村落的村民,怎樣面對家園將被清拆的結局?香港還餘下多少「城中村」呢?
記者:黎頴然

Monday, November 18, 2019

2019-11-17 忘憂島

香港有超過250個島嶼,不少人喜歡趁著假日逃離城市煩囂,到小島避世、放鬆心情。不少島嶼例如長洲、南丫島、梅窩和坪洲等都能從市區碼頭乘坐渡輪輕鬆到達,房屋和其他社區設施尚算齊備。有人更被優哉游哉的生活節奏吸引,遷到離島定居。正當不少人都嚮往外地如台灣等地的生活節奏,希望到當地退休移民,若要留在香港,離島會是大家退休生活的新方向嗎? 今集會跟大家一起看看幾位香港人選擇逃離市區,到離島過退休生活的故事。
記者:楊明珠

Friday, November 15, 2019

2019-11-10 「走塑」社區?

政府積極推行「走塑」,去年及今年的施政報告均提及研究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就不同減少塑膠用量的措施進行諮詢,究竟在香港「走塑」進行得如何?「走塑」的風氣是否已經形成?有環保團體指出沙田區有一半的小店已加入「走塑」行列,成為一個「走塑社區」。兩位沙田區居民分享他們如何「走塑」,以及沙田「走塑」是否成功等。相對來說,南區「走塑」風氣不算盛行,居民有甚麼方式「走塑」,社區要「走塑」有甚麼難度呢?
記者:李卓軒

2019-11-03 淘寶村

淘寶村是指活躍網點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10%以上,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一千萬元以上的村莊。今年是淘寶村出現第十年,中國現有四千多個淘寶村,廣泛分佈在25個省市自治區。

一些年輕人進入農村做淘寶生意,不僅幫助農村脫貧,還解決農村空心化、留守兒童和老人等社會問題。但亦存在同質化競爭、野蠻生長、參差不齊等瓶頸,發展淘寶村是否有利於解決農村向城鎮化發展、甚至解決中國最重視的三農問題呢?
記者:張蕭

2019-10-27 留下/離開

反修例風波引起社會動盪,不同年紀和階層的市民開始尋找方向,移民是城中熱話。有中年人賣廠舉家移民,有年輕人通過升學途徑作為移民的踏腳石,但亦有人視香港為家,擁有外國國籍的人士,仍堅決留守香港,他們對於未來又有何計劃?去與留如何做決定?
記者:李澄欣

2019-10-20 以老護老

香港人的壽命全世界最長,男女的平均壽命達到81.7及87.66歲。雙老家庭的數字不斷上升,「以老護老」的情況越見普遍,近年發生連串照顧者悲劇,由照顧者面對巨大的壓力引發,但政府一直沒有針對「照顧者為本」的政策。前兩年政府推出「照顧者津貼」及「社區照顧券」試驗計劃,支援照顧者的需要。但是卻被批評門檻高、名額少、支援零碎。這些照顧者政策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到照顧者?
記者:馬敏玉

Sunday, October 13, 2019

2019-10-13 小小家長

部分基層兒童因為家長為長期病患者、工時長或來自單親家庭,需要獨立自理生活,分擔照顧家庭的工作。他們年紀小小便懂得買菜煮飯、打掃洗衣,甚至照顧年幼弟妹或病重家人。外國社福研究定義這群孩子為「未成年家庭照顧者」,認為兒童承擔照顧工作,將影響他們的身心及社交發展,但其照顧角色卻易被社會忽略,導致缺乏適當支援。在香港,這群孩子如何缺乏資源和照顧下,處理家務和生活起居,甚至照顧家人?社會對他們有何支援?
記者:林可欣

2019-10-06 修復心靈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示威及警民衝突,由6月9日發生至今已經超過三個月,不同背景、階層、政治立場的香港人於這段日子裡,情緒如坐過山車,被接二連三的事件所牽動。有機構的調查顯示,有市民出現高危情緒困擾,有部分人更出現自殺念頭。社會事件如何影響小市民的生活和情緒?令他們最感到困擾的是甚麼?坊間組織如何為大家急救心靈?
記者:黎頴然

Sunday, September 29, 2019

2019-09-29 匠心獨運

穿越橫街窄巷,總有一班年長的工匠,在街角默默耕耘,用雙手修補他人珍貴的物件。食環署自2015年起,向具懷舊本土文化特色的無牌街頭工匠,簽發新的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包括補鞋匠、鐘錶修理匠、鎖匠及線面師等。食環署早在十年前為工匠登記,不過,真正獲得發牌的工匠卻是寥寥可數。工匠怎樣才可以獲得發牌?他們的手藝又如何能夠承傳下去?
記者:馬敏玉

Tuesday, July 16, 2019

2019-07-14 末代哭嫁新娘

粉嶺龍躍頭圍村有一群婆婆,五十至七十年代經歷盲婚啞嫁,出嫁時會唱哭嫁歌謠,表達對婚姻不由自主、傳統女性命運的無奈與傷感。她們婚後生子顧家、種田勞動,地位及待遇卻隨著現代社會轉變,漸被忽略遺忘。當年圍村新娘傳唱的哭嫁歌,2014年被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更有非牟利機構獲政府資助研究,紀錄這群末代「哭嫁新娘」的故事。傳統圍村婚禮習俗背後有何文化意義?如何影響一班紀錄者反思女性角色與婚姻關係?
記者:林可欣

2019-07-07 學習失敗

香港中學文憑試即將放榜,莘莘學子將會收到成人禮的第一張成績表。公開試被喻為「一試定生死」,一個考試怎樣主宰人生?有調查顯示,愈來愈多青少年受情緒困擾。有機構在2018年向21間全港中學收集問卷,發現在約7,500名受訪學生中,逾半呈抑鬱徵狀;四分一中學生出現焦慮,大部分學生表示壓力來自於學業。學業至上的社會,面對考試成績不如意,學生又是否懂得面對失敗?這世代的家長,又應如何學習面對子女的失敗呢?
記者:馬敏玉

Tuesday, July 2, 2019

2019-06-30 男言之隱

男士一向被標籤為「剛強」、「堅毅」。2017年一個全港性精神健康調查顯示,本港男性的精神健康顯注較差。面對家庭及事業的壓力,不少男士傾向處理問題而忽略情感需要。香港男性要突破性別定型,坦承接受情緒困擾,有幾大阻力?坊間不乏對兒童、長者、女性的支援,惟男士一環則較少關注,社福機構如何回應男士的需要,協助他們及早體察自己的需要?
記者:方子晴

Sunday, June 23, 2019

2019-06-23 斜槓族

近年有不少人選擇發展多項事業,不再追求單一的「朝九晚五」全職工作。他們在介紹自己的工作時,須以斜槓符號「/」來區分不同職業或身份,被喻為「斜槓族」。有機構推算,香港於2015年共有五十多萬名彈性就業者,佔總就業人數13.9%。「斜槓族」的生活是怎樣?他們為甚麼展開多職生涯?當中遇到甚麼挑戰?
記者:鄭樂晴

Friday, June 21, 2019

2019-06-16 護士向前走

香港醫生人數不足,市民亦面對急症室與門診輪候時間長的問題。除了增加醫生供應,另一方法是釋放護士的潛能,讓她們負擔起更多工作。事實上,外國早有專科護士和執業護士的概念,在基層醫療和醫院醫療,皆扮演重要角色。但在香港,受限於訓練制度和法例,護士的職能仍未完全發揮。雖然如此,在社會上仍有一群護士,嘗試實行各項計劃,以實際行動告訴大家,護士不只是醫生的助手。
記者:劉偉程

2019-06-09 鐵窗內外

終審法院去年裁定,本港首宗提供代客探監服務的上訴人無罪,指出囚犯朋友的定義廣泛:有合法及真誠的原因去探訪,給予在囚人士精神及物質支援。亦有囚犯司法覆核,爭取非緊急情況下,可在獄中致電親友,案件正等候裁決。不少家屬現時依然長途跋涉到遠離市區的監獄,每次探望鐵窗內的親人半句鐘。有研究顯示,親友及義工探訪支持,有助降低更生人士重犯率。外界的探望和關心,對更生人士有何幫助?他們需要怎樣的「朋友」關心支持?
記者:林可欣

Tuesday, June 4, 2019

2019-06-02 保護非遺

香港有四百八十個非文質文化遺產項目,政府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撥款三億予康文署用作保護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更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這些民間祭祀習俗近年被視作旅遊景點去推廣,希望引起更多市民關注,現時本港的保育工作做得如何?究竟如何在保育傳統文化與商業化中取得平衡?
記者:羅卓敏

Monday, May 27, 2019

2019-05-26 運動難

近年流行馬拉松,4月至6月是全港運動會,全港都刮起運動風,到底本港運動風氣有多盛行?有政黨去年七月訪問超過600名十二歲以上的香港市民,發現約兩成受訪者從不運動,只有約24%受訪者每周運動超過三小時;54%的受訪者認為政府的體育設施不足,約44%的受訪者不滿政府推動運動發展的工作。在香港做運動有多難?市民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企業如何推動員工做運動?學校又如何為學生從小建立運動習慣?
記者:李澄欣

Monday, May 20, 2019

2019-05-19 看得見的話語

香港的聽障人士數目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根據政府數字,聽覺有困難人士由2007年的九萬二千多人,上升至2013年的十五萬五千多人,大幅增加近七成。在現時的教育制度下,聽障學童可以選擇入讀主流學校,但口語教育未能切合不同聾童或弱聽兒童的需要。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於2006年推行「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讓聾童和健聽兒童在以手語和口語配合的方式下接受教育。究竟手語對聾童的發展和生活有何幫助?
記者:鄭樂晴

Tuesday, May 14, 2019

2019-05-12 媽媽大作戰

傳統母親角色是煮飯洗衣忙家務,每天照顧家庭如作戰。三個不同的媽媽,分別育有特殊需要、罕見病的孩子,以及經歷流產,未滿廿四周的兒子被當作醫療廢物,無法安葬。她們曾為孩子的遭遇而難過,卻選擇站出來,為子女爭取權益之餘,亦希望協助更多背景相似的家庭;例如舉辦免費共融活動、成立病友組織籌款資助病友醫病、與政府開會磋商,爭取引入罕見病藥及增設流產嬰墓地。三位媽媽如何在家庭與社會前線大作戰?
記者:林可欣

2019-05-05 治未病

預防勝於治療,定期進行體檢能「治未病」。但根據衛生署的調查報告,只有三成八港人會定期進行體檢。本港醫療成本上升,並非人人能夠負擔定期體檢費用。近年興起醫療旅遊,有港人選擇出走外地,轉向成本較低的國家做身體檢查。不過,基層市民未能負擔基本的定期體檢費用。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增撥資源發展基層醫療,冀可長遠減輕醫療開支,幫助基層市民做初步體檢,成效有多大?
記者:羅卓敏、馬敏玉

Monday, April 29, 2019

2019-04-28 告別平成

日本明仁天皇將於4月30日退位,讓位予皇太子德仁親王,為31年的「平成」年號畫上句點。平成時代被稱為「失去的30年」,1989年由泡沫經濟爆破揭開序幕,日本GDP從第二位淪為第三位,平成23年也發生311東日本大震災,超過兩萬人死亡及失蹤,至今仍有逾五萬人疏散在外回不了家。日本人在災難和衰退之中,如何展現團結和韌力?民眾對新時代又有何期許?
記者:李澄欣

Monday, April 22, 2019

2019-04-21 心靈大掃除

近年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逐漸流行,極簡主義者追求簡單、不被物質綁架的生活,並且體現於生活不同層面上。例如在執拾家中用品時,採取「斷捨離」的概念,只留下必需的東西,丟棄或將過多的東西送給他人,採取簡單的飲食、娛樂,物質變得簡單,但心靈卻變得滿足。香港有人過著極簡生活,尋找快樂根源。亦有抑鬱症患者選擇透過清理家中物品尋回生活價值,幫助自己走出情緒病之路。
記者:鄭樂晴

Sunday, April 14, 2019

2019-04-14 老有所「託」

政府牽頭成立的「特殊需要信託服務」2019年3月接受申請,社署署長將擔任受託人,讓特殊需要人士的家屬在世時,為其子女或親人擬備長遠照顧計劃,並於家屬離世後,由他們指定的照顧者或機構執行。智障、唐氏綜合症、自閉症或精神紊亂的人士皆可申請,家屬需預繳約20萬元作首筆資金,作信託後首年的照顧費用,再加以後每年2.1萬元管理費。

特殊需要人士及其家屬對此信託服務有何想法?他們如何為照顧年老的智障孩子作準備?
記者:林可欣

Monday, April 8, 2019

2019-04-07 青山之後

思覺失調的患者,腦部因為多巴胺分泌失調,會出現妄想、幻聽等症狀。截至一五年底,香港有四萬八千人患有思覺失調等嚴重精神病。較早期治療方法是處方所謂「懵仔丸」,因服藥後有渴睡、反應遲鈍等副作用,部分患者不按時服藥,甚至自行停藥。新一代針劑副作用較少,但由於醫療資源緊絀,香港只有5%患者使用新一代針劑,與西班牙82%使用率,澳洲的80%等,相距甚遠。這班患者離開「青山」之後,在藥物治療上希望有甚麼支援?
記者:田彩玉

Tuesday, April 2, 2019

2019-03-31 玩具再生

玩具可說是伴著小孩成長的「必需品」。但現今社會物質生活富庶,小孩不乏玩具玩。有調查發現,六成半受訪兒童擁有超過五十件玩具,一成小孩的玩具更多到數不清。坊間有團體鼓勵大眾改變消費行為,推廣珍惜玩具,讓玩具的生命得到延續及重生。破爛或壞掉的玩具,很多人會選擇將它丟掉,但「玩具醫生」卻會為人修補它們,希望從中教導小孩玩具也是有生命的,破爛了不應隨便丟棄,有的認為修補的不只是玩具,其實還有回憶和感情。
記者:鄭樂晴

2019-03-24 生之記

新生命來臨對父母帶來無限喜悅,但每百名新生嬰兒可能有一至兩名在面上長出胎記,除了影響患童心理發展和社交,父母也感到內疚。太田痣為亞洲人常見的胎記,位於眼睛周圍的面頰,坊間對胎痣存在不少誤解,例如因母親懷胎時吃紅雞蛋、家中曾刷漆、甚至搬屋,而令孩子有胎記。聯合醫院2003年起引入胎記激光治療,是全港唯一提供此類服務的公立醫院。激光療程如何改變患者及家屬的生活?患者又如何面對人生?
記者:李澄欣

Tuesday, March 19, 2019

2019-03-17 十八歲後

現時全港有112間兒童之家、5間兒童院,分別提供約900及500個宿位,讓不同家庭問題的兒童,例如家暴、家人離世或疏忽照顧,經社會福利署轉介入住。兒童院舍由多間受資助的非政府機構營辦,入住的年齡上限多數為十八歲,孩子十八歲後,便要離開院舍。

這群青年離院後,有的返回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的要自立生活,他們怎樣面對未來的路?
記者:林可欣

Monday, March 11, 2019

2019-03-10 再見裕民坊

觀塘市中心是本港歷來最大規模的市區更新項目,由市建局於2007年啟動,整個計劃分為五個發展區,而裕民坊是最後一期發展區,將會改建成鵝蛋形政府綜合大樓。

裕民坊現時地下仍有約一百戶攤檔,市建局早前提出涉及一億元特別搬遷賠償方案,有大約八成五的商戶接受,並需於上月底搬離,而尚餘大約十戶的攤檔及小販則會留守至最後,市建局早前表示,若商戶拒絕接受方案,將於今年中要求政府使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
記者:羅卓敏

Tuesday, March 5, 2019

2019-03-03 五年的等待

馬航MH370航班,2014年三月八日凌晨於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後,升空四十分鐘後便失去聯絡,五年間音訊全無。

以澳洲、中國及馬來西亞為首的搜索團隊,過去兩年在南印度洋十二萬平方公里的搜索區,至今仍未找到客機。2018年七月,馬來西亞公布MH370的安全調查報告,但對於失蹤原因並無明確結論,十一月底更宣佈解散調查組。

不少家屬已經默默相信MH370石沉大海,但仍有家屬仍然等待一個真相,找到殘骸才能正式說再見。
記者:關銘麟

2019-02-24 森林浴

「森林浴」一詞於1982年由日本林業廳所創,目的是讓人遠離城市各種污染,並透過放慢身心,用五官感受大自然。研究顯示,「森林浴」可降低壓力賀爾蒙水平,其中一個原因是植物釋放的芬多精,有助增強免疫力及降血壓。

現時香港認可「森林浴」嚮導只有四位,其中一位是易琪,她成立「香港森林浴」組織,帶人到郊野公園體驗「森林浴」。
記者:李澄欣

2019-02-17 真人圖書館

「真人圖書館」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和運動,2000年發源於丹麥,提倡促進人們與平時不會遇到的人展開對話來消除隔閡,學習圖書館借出圖書的方法來借出真人,例如名人、成功人士、有特殊需要或者受到歧視的人群等,構造一個平等溝通的平台。

香港2011年已經引入真人圖書館的概念,今年一月,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智達博士,研發了賽馬會理大真人圖書網絡,收錄超過一百位香港及亞洲地區的真人真事,探討不同的社會議題。
記者:張蕭

2019-02-10 今夜霓虹燦爛

香港霓虹招牌林立,多年成為這城市獨特的風景。惟自屋宇署2010年全面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2013至2017年共有逾11,000個招牌經已拆卸,當中包括霓虹招牌。

霓虹招牌近年式微,除了因為屋宇署的清拆令,當年的霓虹師傅亦漸年長退休,加上老店陸續結業,新店考慮成本,未必會製作霓虹招牌,多改用成本較低的LED招牌。

霓虹招牌如何見證香港民生轉變?新一代又如何保留這門傳統工藝,延續霓虹燦爛?
記者:林可欣

Monday, February 4, 2019

2019-02-03 導盲犬退役了

七年前,首隻由香港訓練的導盲犬Google正式服役,Google獲安排到失明人士David家中,導盲犬視乎身體狀況,一般只會服役七至八年,Google近年髖關節退化,走路能力大不如前,Google快將完成使命,需要退役,退役後何去何從?

香港相隔多年再度引入及培訓導盲犬,當時社會還未做好準備,八年過去,近日又再發生導盲犬被拒上公共交通工具的事件,社會對導盲犬的認知度有否提高?
記者:關銘麟

Tuesday, January 29, 2019

2019-01-27 此日期前最佳

包裝食品過了最佳食用日期,是否可以吃?吃了會否影響健康?法例規定包裝食品必須印有保質期標記:「此日期或之前食用」或「此日期前最佳」。前者是關乎食物安全,適用於極易腐壞的食物,例如鮮奶和乳製品,過了期必須下架;後者則關乎食物質素,例如味道,口感,香味和外觀等,如適當儲存,超出這個日期的並不直接表示危害健康。

過了「此日期前最佳」食物,有人不吃,有人吃,還有些人特地買來吃,為甚麼?
記者:李澄欣

Sunday, January 20, 2019

2019-01-20 月光族

有調查指,每四個香港年輕人便有一人是「月光族」,即是賺多少花多少,月底前便將薪金花光。今集以三種年輕人的角度:一個為了應付高昂的租金、交通費、膳食費等開支,被逼成為「餐搵餐清」的「月光族」;一個因個人消費主義旺盛而成「月光族」;一個為興趣、為追尋理想創辦網絡媒體而成「月光族」,探討時下年輕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記者:張蕭

2019-01-13 三歲未滿

近年不少家長經常把「贏在起跑線」掛在口邊,孩子未達入學年齡、甚至未入讀幼稚園,時間表已經被家長填得密麻麻。他們有些參與遊戲小組,部份人報讀學前預備班,也有一些幼兒被安排上幼稚園面試。究竟這些課程對孩子成長有何影響?未滿三歲的幼兒是怎樣為日後升學做準備?
記者:黎頴然

Monday, January 7, 2019

2019-01-06 時間銀行

前年將軍澳一班長者自發引入外國的「時間銀行」概念,於區內三個屋苑推行「織福計劃」,至今有200多名登記會員。長者互相幫助可賺時分,儲起來的時分將來可換取服務,大至陪診、家居維修,小至電話慰問、搬行李。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林一星教授,為此展開為期三年的追蹤研究。他指「時間銀行」是全球趨勢,香港人口老化嚴峻,長者退休後不能只等人提供服務,而是要參與社會。
記者:李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