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以漁港「起家」,不少本地漁民已是第三代在香港水域作業,對香港的發展有著不容置疑的貢獻。然而隨著社會發展,漁民數目銳減,加上社會對環保意識提升,漁民的生存空間愈見減少。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所有契約地區或國家須於2020年前把海洋保育區增至海域面積百分之十。香港也是193個締盟地區之一,現時只有鶴咀海岸保護區是全港唯一全面禁止捕魚的海域,其他海岸公園,包括海下灣、印洲塘、沙洲、龍鼓洲和東平洲,仍然讓數百個獲政府發牌人士進行商業捕魚活動。
政府要履行這個富有約束力的公約的話,漁民在香港水域捕魚的空間將會進一步縮窄。在保育和生計之間,漁民要如何取捨?除了履行公約的因素之外,香港還有甚麼在影響漁民的生計?漁民對海洋保育,又可以有甚麼貢獻?
記者:黎頴然
Tuesday, December 22, 2015
Sunday, December 13, 2015
2015-12-11 勇闖科研路
本港經濟向來倚重金融業,相比鄰近城市,本港在創新科技上相對落後。本港的產業集中以金融、零售和服務行業為主,投入科研的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 (GDP) 不足1%。相反,鄰近地區投入科研的開支則佔3至4%。近年,政府致力推動創新科技,希望提高本港的競爭力。本地國際知名的科研人才,學校及社會如何去推動?
在本港,不少中學重點培育學生創新科技技能,希望引起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有三十多年歷史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15-16年排名榜,值得關注是本港大學在「知識轉移」的得分特別低,反映本港將學術研究轉移成商業科研產品未達到最大效益。
本月初,以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牽頭成立的港科院,共有二十多名創科院士。港科院每兩年頒發一次院士,藉以表揚本地的科研人才。徐立之指,透過港科院邀請各地知名的科學家來港交流,令社會對科學有更深的認識及接觸。
記者:關麗雯
在本港,不少中學重點培育學生創新科技技能,希望引起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有三十多年歷史的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15-16年排名榜,值得關注是本港大學在「知識轉移」的得分特別低,反映本港將學術研究轉移成商業科研產品未達到最大效益。
本月初,以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牽頭成立的港科院,共有二十多名創科院士。港科院每兩年頒發一次院士,藉以表揚本地的科研人才。徐立之指,透過港科院邀請各地知名的科學家來港交流,令社會對科學有更深的認識及接觸。
記者:關麗雯
Wednesday, December 9, 2015
2015-12-04 不做功課奴
小三TSA在社會上惹來極大爭議,不少家長抨擊TSA的難度太高,學校為達成績,過分操練,令學生身心俱疲。有家長於網上發起群組,要求檢討TSA,甚至提出自發阻止學生完成習作。另一方面,有教育工作者提出改善方法,嘗試推動家校合作,讓孩子們能有更多玩樂休閒的時間。
香港家長一向普遍被認為崇尚學業成績,為孩子操練考試。到底反對TSA的家長們有甚麼經歷而大聲疾呼呢?要孩子們不做功課奴隸,究竟是誰的責任?
記者:劉偉程
香港家長一向普遍被認為崇尚學業成績,為孩子操練考試。到底反對TSA的家長們有甚麼經歷而大聲疾呼呢?要孩子們不做功課奴隸,究竟是誰的責任?
記者:劉偉程
Sunday, November 29, 2015
2015-11-27 還我清白
香港是法治社會,為了保障被告的權利,多以「無罪假定」的原則來審訊,背後的精神是「寧縱毋枉」,寧願放走十個壞人,也不想冤枉一個好人。但司法者如未能守住「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原則,有可能製造冤案。小市民無故惹上官非,可能會束手無策,有人認為自己清白,或會選擇自辯;有人會誤信認罪可以減刑,最終賠上一生的清白。本集將會探討兩宗案件,事主坐牢後,如何鍥而不捨得到成功翻案,還自己清白。
記者:林芷雅
記者:林芷雅
Monday, November 23, 2015
2015-11-20 夢想號起飛
鄭楚衡Hank任職國泰機長,他於08年開展一個自製飛機計劃,於十一月十五日於香港國際機場的跑道起飛,成為本港首架獲民航處批准升降的本港自製飛機。
他從小喜歡砌飛機模型,也對飛機情有獨鍾,中學畢業後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攻讀航天工程,畢業前已報考飛機師並獲得取錄。他駕駛波音-777航機,經常飛越不同國家和城市的上空,但因為有工作在身,很多地方都只能遠觀而未能「落地」,故希望有一天可以駕駛自己的私人小型飛機遊歷世界。
他曾經物色私人小型飛機,最便宜都要三百萬元,原本打算打消念頭,但在物色期間發現如果購買組件自己組裝,可省回一百多萬元,於是決定展開這個計劃。
Hank指,這些砌飛機的過程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才能成事,由於他本身不是一名工程師,而自組飛機是香港首次,所以不少工程師都加入幫助和給意見。
這架飛機在運去HAECO前,他曾在聖保祿學校進行前期建設,該校學生也有分參與,更成立了航空學會。
記者:黎頴然
他從小喜歡砌飛機模型,也對飛機情有獨鍾,中學畢業後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攻讀航天工程,畢業前已報考飛機師並獲得取錄。他駕駛波音-777航機,經常飛越不同國家和城市的上空,但因為有工作在身,很多地方都只能遠觀而未能「落地」,故希望有一天可以駕駛自己的私人小型飛機遊歷世界。
他曾經物色私人小型飛機,最便宜都要三百萬元,原本打算打消念頭,但在物色期間發現如果購買組件自己組裝,可省回一百多萬元,於是決定展開這個計劃。
Hank指,這些砌飛機的過程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才能成事,由於他本身不是一名工程師,而自組飛機是香港首次,所以不少工程師都加入幫助和給意見。
這架飛機在運去HAECO前,他曾在聖保祿學校進行前期建設,該校學生也有分參與,更成立了航空學會。
記者:黎頴然
Saturday, November 14, 2015
2015-11-13 反轉角度
正常人看事物,視網膜的影像是呈倒立狀,人類的腦判讀視覺就會自動將影像轉換成正立狀。但讀寫障礙因大腦皮層相關部分的結構組織有異,讀寫時錯漏百出,如頭成為豆頁。
二十一歲的鍾承佑表面上和平常人無異,高大年青,但他由出生便開始有痛症,不斷要接受治療;他亦有讀寫障礙、專注力缺乏和自閉等病。自小成績不好,但智商高於130,他喜歡畫畫,將倒轉影像和文字融入創作,成為獨特畫風。媽媽說上天關了他一扇窗,但給他開了一扇門,所謂的障礙亦可以是一種靈感。
他由十七、八歲起便舉行畫展,剛於九月他和母親舉行雙人展。他的媽媽亦是畫家,鼓勵兒子發展藝術,認同障礙和天賦有時只是一線之差。另外,也有讀寫障礙患者克服限制寫劇本,為自己開拓一片新天地。
記者:張慧敏
二十一歲的鍾承佑表面上和平常人無異,高大年青,但他由出生便開始有痛症,不斷要接受治療;他亦有讀寫障礙、專注力缺乏和自閉等病。自小成績不好,但智商高於130,他喜歡畫畫,將倒轉影像和文字融入創作,成為獨特畫風。媽媽說上天關了他一扇窗,但給他開了一扇門,所謂的障礙亦可以是一種靈感。
他由十七、八歲起便舉行畫展,剛於九月他和母親舉行雙人展。他的媽媽亦是畫家,鼓勵兒子發展藝術,認同障礙和天賦有時只是一線之差。另外,也有讀寫障礙患者克服限制寫劇本,為自己開拓一片新天地。
記者:張慧敏
Friday, November 6, 2015
2015-11-06 嚐.慢活
「不要急,最緊要快」這句話足以反映港人的生活態度,事事講求效率,務求用更少時間做最多的事。每當我們遇上排長龍,途人走路很慢或交通擠塞,我們會因為時間誤了而不耐煩。同時,我們羨慕外國人寫意的生活,在咖啡店閒聊、在公園野餐。我們慢下來生活是否可行呢?
慢活主張放慢生活節奏,在工作及生活中尋找平衡點。慢活不是速度,而是態度,為自己調整適合生活的步調。阿Man任職廣告,工作節奏快速,但每逢周末,他都會慢騎單車在市區穿梭,他認為慢下來不但令自己放鬆,亦可以察覺社區的美。阿土喜歡獨自漫步,去聆聽自己的需要;她喜歡搭巴士,她認為人生好像坐巴士一樣,要享受過程,才會領略箇中的樂趣。Lawrence主張慢食,認為慢活令人嘗到生活的滋味。
記者:關麗雯
慢活主張放慢生活節奏,在工作及生活中尋找平衡點。慢活不是速度,而是態度,為自己調整適合生活的步調。阿Man任職廣告,工作節奏快速,但每逢周末,他都會慢騎單車在市區穿梭,他認為慢下來不但令自己放鬆,亦可以察覺社區的美。阿土喜歡獨自漫步,去聆聽自己的需要;她喜歡搭巴士,她認為人生好像坐巴士一樣,要享受過程,才會領略箇中的樂趣。Lawrence主張慢食,認為慢活令人嘗到生活的滋味。
記者:關麗雯
Sunday, November 1, 2015
2015-10-30 一匹布的故事
食環署早前發信,向小販表示要回收現時的欽州街布小販市場(俗稱棚仔),擬用作興建公共房屋。布市場興起於80年代,全盛時期曾有接近200個檔位,見證著本港製衣業的興盛歲月。
布販本來在汝州街營運,在七十年代,深水埗地鐵通車時,約有二百個布小販被「臨時」遷到欽州街,一遷便是四十年。棚仔的前身是兵營和球場,布販指當初僅有一片空地,存貨的鐵架、天幕全都是小販一手一腳建起,他們現時以每年數千元向政府租用檔位。
食環署現時提出以每個牌八萬元回收牌照,政府亦已表示要在明年收回土地,用作興建居屋單位。
雖然本港布業、設計業不興,但設計師仍不時在國際獲獎,亦證明香港人有能力多元發展,同時兼顧文化產業。到底除了遷拆,還有沒有更好方法去保留布市場?在這僅一條街大小的市場內,又載有多少奮鬥故事?
記者:劉偉程
布販本來在汝州街營運,在七十年代,深水埗地鐵通車時,約有二百個布小販被「臨時」遷到欽州街,一遷便是四十年。棚仔的前身是兵營和球場,布販指當初僅有一片空地,存貨的鐵架、天幕全都是小販一手一腳建起,他們現時以每年數千元向政府租用檔位。
食環署現時提出以每個牌八萬元回收牌照,政府亦已表示要在明年收回土地,用作興建居屋單位。
雖然本港布業、設計業不興,但設計師仍不時在國際獲獎,亦證明香港人有能力多元發展,同時兼顧文化產業。到底除了遷拆,還有沒有更好方法去保留布市場?在這僅一條街大小的市場內,又載有多少奮鬥故事?
記者:劉偉程
Monday, October 26, 2015
2015-10-23 刀片飛人
截肢者馮錦雄是馬拉松愛好者,就算失去一條腿,但他仍能突破身體障礙,配上俗稱「刀片」的運動義肢,重拾跑步的樂趣。他由十公里馬拉松開始,逐步挑戰「半馬」、「全馬」、甚至毅行者,成為香港首位完成「全馬」賽事及毅行者的截肢者,更是全球首位通過體檢取得「極地超級馬拉松」參賽資格的刀片跑手,他十月份前往智利挑戰二百五十公里沙漠馬拉松。
馮錦雄希望能藉著今次的賽事,讓更多人知道,即使失去一條腿,仍能完成馬拉松賽事,以自己的故事鼓勵同路人以及健全人士。
是甚麼令他不放棄?堅持之後他和身邊的人又得到了甚麼?
記者:王玉娟 / 林芷雅
馮錦雄希望能藉著今次的賽事,讓更多人知道,即使失去一條腿,仍能完成馬拉松賽事,以自己的故事鼓勵同路人以及健全人士。
是甚麼令他不放棄?堅持之後他和身邊的人又得到了甚麼?
記者:王玉娟 / 林芷雅
Monday, October 19, 2015
2015-10-16 無聲父母
她今年只有六歲,有一對同樣是聾人的父母。她是健聽的,媽媽說她從小對手語不感興趣,直至小學,媽媽幫她轉到雙語學校,才漸漸開始接受手語,現在她會說自己喜歡手語。但在傾談間,她會說為甚麼我爸媽是聾人,為甚麼其他人不是?又或會問為甚麼這個世界有聾人?媽媽覺得她十分難教,而且讀書成績差,覺得自己沒能力教好她的功課。
一對二十多歲的姊弟,同樣經歷過對聾人父母的厭棄,經常覺得自卑。然而,隨著時間轉移,他們都體會到無論如何,父母就是生他們養他們的人,漸漸學會接納。現在,一家人相處融洽,更期望社會大眾莫以有色眼鏡看待他們這類家庭。
父母都是聾人,對他們的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有何影響?子女們在不同年齡階段又如何面對?
記者:張慧敏
一對二十多歲的姊弟,同樣經歷過對聾人父母的厭棄,經常覺得自卑。然而,隨著時間轉移,他們都體會到無論如何,父母就是生他們養他們的人,漸漸學會接納。現在,一家人相處融洽,更期望社會大眾莫以有色眼鏡看待他們這類家庭。
父母都是聾人,對他們的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有何影響?子女們在不同年齡階段又如何面對?
記者:張慧敏
Thursday, October 15, 2015
2015-10-09 自己香港自己劃
由退休政府規劃師薜國強任董事的智仕顧問有限公司,其所提出,建議取消中西區電車路段的計劃書,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極大迴響。薜國強接受訪問時提出的「電車抱殘守缺」、「人比電車快」、「目標是全面取締」等言論亦激起市民強烈反彈,連政府亦急急解話指此申請純屬私人公司的意見,與政府無關。
事實上,電車的載客量、使用率和速度等,多份報道均已明確分析。然而,此計劃書亦確是循合法既定途徑向城規處申請,那麼城規處處理申請的準則是甚麼?我們每個人是否都可以提出申請,提出自己理想的社區規劃。
城規會是現時政府的諮詢委員會中,對公眾開放程度最高的委員會。所有公眾人士都可以參與,除了參與會議並發言外,更可以申請改劃「分區計劃大綱圖」。以是次事件為例,便正正是薛國強提出刪去大綱圖上「TRAMWAY」一字,從而推動取消電車。
然而,翻閱薛國強的計劃書,大部分的內容均填上「N/A」,實際的理據亦不過寥寥數行,更未有提供任何具體支持理據。有委員亦私下表示,認為秘書處應交代接受和處理計劃書的準則。
而負責都市規劃部分的委員亦指,在他任內少有收到申請,更從未有成功改劃的例子。
本集《星期五檔案》,將由電車的存廢起始,探討香港城市規劃的方向。
記者:劉偉程
事實上,電車的載客量、使用率和速度等,多份報道均已明確分析。然而,此計劃書亦確是循合法既定途徑向城規處申請,那麼城規處處理申請的準則是甚麼?我們每個人是否都可以提出申請,提出自己理想的社區規劃。
城規會是現時政府的諮詢委員會中,對公眾開放程度最高的委員會。所有公眾人士都可以參與,除了參與會議並發言外,更可以申請改劃「分區計劃大綱圖」。以是次事件為例,便正正是薛國強提出刪去大綱圖上「TRAMWAY」一字,從而推動取消電車。
然而,翻閱薛國強的計劃書,大部分的內容均填上「N/A」,實際的理據亦不過寥寥數行,更未有提供任何具體支持理據。有委員亦私下表示,認為秘書處應交代接受和處理計劃書的準則。
而負責都市規劃部分的委員亦指,在他任內少有收到申請,更從未有成功改劃的例子。
本集《星期五檔案》,將由電車的存廢起始,探討香港城市規劃的方向。
記者:劉偉程
Tuesday, October 6, 2015
2015-10-02 退休方程式
退休是每名「打工仔」必經的階段,營營役役大半生,有人視退休是開展第二人生。你的理想退休生活是怎樣的?
大部分準退休人士的首要考慮,是財政是否足以支持退休生活。退休,除了等同失去穩定的收入外,同時等同失去地位及身份,退休人士需要面對身份及生活上的轉變、重投家庭及社會等的問題。你心理上準備好了嗎?有社工指出,不少退休人士低估退休帶來的轉變,這些轉變為他們帶來一定的壓力,引起情緒問題,甚至抑鬱。綠姨約三年前退休,在退休前一年,她已經報讀興趣班,令自己心理上更早適應。綠姨退休前任職公司高層,她認為要懂得將以往工作生活放下,開放心境,才能享受退休生活。
面對退休帶來的轉變,退休男士相對花更長的時間去處理。退下火線,他們不能再獲得工作帶來的滿足感,並由家庭的經濟之柱,照顧者的角色變成被照顧者。他們過往專注在事業上,較少投入家庭事務及社交生活。退休後,他們更難踏出第一步,退休生活容易變得無所事事。Peter由2003年開始,先後退休四次。他說,每次退休半年後,都適應不到減慢了的生活節奏,生活變得很悶,相信繼續下去更變得頹廢。五年前,他正式退下來,這次他的退休生活有何改變?
在退休人士過渡退休生活上,其伴侶及家人的體諒及支持十分重要。有團體就退休適應與婚姻訪問二百多名已婚退休人士,一成六受訪者認為退休後婚姻情況轉差。他們經常遇到的衝突包括日常娛樂、生活習慣、做家務、相處時間的長短等。在日本,有婦女患上「退休丈夫綜合症」。另外,當父母退休後,子女對他們作出支援,有助他們適應生活上的轉變。
記者:關麗雯/ 蕭敏熹
大部分準退休人士的首要考慮,是財政是否足以支持退休生活。退休,除了等同失去穩定的收入外,同時等同失去地位及身份,退休人士需要面對身份及生活上的轉變、重投家庭及社會等的問題。你心理上準備好了嗎?有社工指出,不少退休人士低估退休帶來的轉變,這些轉變為他們帶來一定的壓力,引起情緒問題,甚至抑鬱。綠姨約三年前退休,在退休前一年,她已經報讀興趣班,令自己心理上更早適應。綠姨退休前任職公司高層,她認為要懂得將以往工作生活放下,開放心境,才能享受退休生活。
面對退休帶來的轉變,退休男士相對花更長的時間去處理。退下火線,他們不能再獲得工作帶來的滿足感,並由家庭的經濟之柱,照顧者的角色變成被照顧者。他們過往專注在事業上,較少投入家庭事務及社交生活。退休後,他們更難踏出第一步,退休生活容易變得無所事事。Peter由2003年開始,先後退休四次。他說,每次退休半年後,都適應不到減慢了的生活節奏,生活變得很悶,相信繼續下去更變得頹廢。五年前,他正式退下來,這次他的退休生活有何改變?
在退休人士過渡退休生活上,其伴侶及家人的體諒及支持十分重要。有團體就退休適應與婚姻訪問二百多名已婚退休人士,一成六受訪者認為退休後婚姻情況轉差。他們經常遇到的衝突包括日常娛樂、生活習慣、做家務、相處時間的長短等。在日本,有婦女患上「退休丈夫綜合症」。另外,當父母退休後,子女對他們作出支援,有助他們適應生活上的轉變。
記者:關麗雯/ 蕭敏熹
Sunday, September 27, 2015
2015-09-25 天使的微笑
因為第十五條染色體的缺憾,患上天使綜合症(Angelman Syndrome)的孩子,和其他罹患罕有遺傳病的病人一樣,一輩子都要與病痛共存。
Joson Chan的女兒詠寧今年五歲,出生後發現發展較平常孩子遲緩,而且眼睛出現斜視,於是開始就醫,經過多項檢查,最終透過基因測試確診天使綜合症。
然而,根據衛生署數字,全港確診患有此病的人只有五十人,本港的醫護人員和公眾對此病的認識和支援十分缺乏,Joson Chan在照顧詠寧時感到十分困難,但無法找到援手,於是決定成立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註冊將於六月完成,並會申請為慈善團體,希望為病人之間提供資訊之外,也能讓公眾更了解此病。
本集將報導這個全新的病人組織之成立過程,以及Joson Chan這個家庭如何面對這個病,家人之間如何互相扶持,積極地面對這個不治之症。
記者:李朗怡/黎頴然
Joson Chan的女兒詠寧今年五歲,出生後發現發展較平常孩子遲緩,而且眼睛出現斜視,於是開始就醫,經過多項檢查,最終透過基因測試確診天使綜合症。
然而,根據衛生署數字,全港確診患有此病的人只有五十人,本港的醫護人員和公眾對此病的認識和支援十分缺乏,Joson Chan在照顧詠寧時感到十分困難,但無法找到援手,於是決定成立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註冊將於六月完成,並會申請為慈善團體,希望為病人之間提供資訊之外,也能讓公眾更了解此病。
本集將報導這個全新的病人組織之成立過程,以及Joson Chan這個家庭如何面對這個病,家人之間如何互相扶持,積極地面對這個不治之症。
記者:李朗怡/黎頴然
Sunday, September 20, 2015
2015-09-18 活在鉛水下
鉛水事件爆發至今已兩個月,牽涉的地方由屋邨伸延到學校及私樓,發現越來越多「鉛水」,以及血鉛超標的嬰兒及兒童。亦有越來越多單位抽水化驗,以解市民的恐慌。各界怎樣應對這個在香港罕見的鉛水風波呢?
一直飲用「鉛水」的家庭,即使孩子證實血鉛沒有超標,他們的生活亦起了變化。啟晴邨是最早發現鉛水的屋邨,兩個多月鉛水對這裏居民的生活習慣、心理,甚至社交有何影響?
小孩除了在家中有機會飲用鉛水外,八月底臨近開學,有多間學校自行驗水發現鉛超標。在首間發現鉛水的聖多馬小學,開學後,這些學生的校園生活亦有些改變,同學要自備足夠的食水,小食部暫停食物供應,同學午膳都要改吃飯盒。政府亦推出相應措施,為受影響住宅、學校安裝濾水器及分批幫幼稚園及學校驗水。措施又是否能釋除大眾的疑慮?
記者:李朗怡/黎頴然
一直飲用「鉛水」的家庭,即使孩子證實血鉛沒有超標,他們的生活亦起了變化。啟晴邨是最早發現鉛水的屋邨,兩個多月鉛水對這裏居民的生活習慣、心理,甚至社交有何影響?
小孩除了在家中有機會飲用鉛水外,八月底臨近開學,有多間學校自行驗水發現鉛超標。在首間發現鉛水的聖多馬小學,開學後,這些學生的校園生活亦有些改變,同學要自備足夠的食水,小食部暫停食物供應,同學午膳都要改吃飯盒。政府亦推出相應措施,為受影響住宅、學校安裝濾水器及分批幫幼稚園及學校驗水。措施又是否能釋除大眾的疑慮?
記者:李朗怡/黎頴然
Sunday, August 30, 2015
2015-08-30 《抗戰印記七十年》:沒完沒了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年,七十八年前的七月七日,爆發「七七事變」,是中國八年全面抗戰的開端。到1945年八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從戰爭中挺過來,取得最後勝利。
本台經過多方的協助,聯繫上昔日走上戰場的老兵或他們的後代,回顧歷史的片段,《星期日檔案》一連三集探討。
第三集:抗戰印記七十年:沒完沒了
抗戰勝利已經七十年,中國亦由被列強侵略搖身位處強國之列。雖然中國放棄對日本戰爭索償,但民間仍可進行索償,即所謂民間索償。雖然抗戰勝利已經七十年,但是不少民間團體仍然進行訴訟,儘管歷時漫長,勝算不高,但不少受害人誓要討回未還的債,因為部分人年事已高,再不做便來不及了。本集訪問了「中威船案」後人、慰安婦及受毒氣遺害的東北省市民。
記者:張慧敏
本台經過多方的協助,聯繫上昔日走上戰場的老兵或他們的後代,回顧歷史的片段,《星期日檔案》一連三集探討。
第三集:抗戰印記七十年:沒完沒了
抗戰勝利已經七十年,中國亦由被列強侵略搖身位處強國之列。雖然中國放棄對日本戰爭索償,但民間仍可進行索償,即所謂民間索償。雖然抗戰勝利已經七十年,但是不少民間團體仍然進行訴訟,儘管歷時漫長,勝算不高,但不少受害人誓要討回未還的債,因為部分人年事已高,再不做便來不及了。本集訪問了「中威船案」後人、慰安婦及受毒氣遺害的東北省市民。
記者:張慧敏
Monday, August 24, 2015
2015-08-23 《抗戰印記七十年》:誓保河山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年,七十八年前的七月七日,爆發「七七事變」,是中國八年全面抗戰的開端。到1945年八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從戰爭中挺過來,取得最後勝利。
本台經過多方的協助,聯繫上昔日走上戰場的老兵或他們的後代,回顧歷史的片段,《星期日檔案》一連三集探討。
第二集:抗戰印記七十年:誓保河山
南京大屠殺後,首都南京告急,國民政府撤退至武漢,之後再遷至重慶,重慶成為了中國抗戰時期的「陪都」。日軍當時步步進迫,希望速戰速決,1938年6月,動員數以十萬計的兵力,展開武漢會戰,戰場跨越四個省份,中國軍隊則利用山脈地理優勢,調兵遣將,箝制日軍,以空間換取時間,迫使日軍打「持久戰」。當時民間如何參與?又如何反擊?
記者:李朗怡
本台經過多方的協助,聯繫上昔日走上戰場的老兵或他們的後代,回顧歷史的片段,《星期日檔案》一連三集探討。
第二集:抗戰印記七十年:誓保河山
南京大屠殺後,首都南京告急,國民政府撤退至武漢,之後再遷至重慶,重慶成為了中國抗戰時期的「陪都」。日軍當時步步進迫,希望速戰速決,1938年6月,動員數以十萬計的兵力,展開武漢會戰,戰場跨越四個省份,中國軍隊則利用山脈地理優勢,調兵遣將,箝制日軍,以空間換取時間,迫使日軍打「持久戰」。當時民間如何參與?又如何反擊?
記者:李朗怡
Wednesday, August 19, 2015
2015-08-16 《抗戰印記七十年》:戰雲密布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年,七十八年前的七月七日,爆發「七七事變」,是中國八年全面抗戰的開端。到1945年八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從戰爭中挺過來,取得最後勝利。
本台經過多方的協助,聯繫上昔日走上戰場的老兵或他們的後代,回顧歷史的片段,《星期日檔案》一連三集探討。
第一集:抗戰印記七十年:戰雲密布
中國取得最後勝利,但也付出很大的代價,包括倖存戰士的人生,經歷過這段歷史的軍人以及倖存者,大都已是九十歲的長者,他們現在已是耆老之年,口述歷史的機會亦無多,這一集透過老戰士的回憶,重塑當年戰爭片斷。
記者:張慧敏
本台經過多方的協助,聯繫上昔日走上戰場的老兵或他們的後代,回顧歷史的片段,《星期日檔案》一連三集探討。
第一集:抗戰印記七十年:戰雲密布
中國取得最後勝利,但也付出很大的代價,包括倖存戰士的人生,經歷過這段歷史的軍人以及倖存者,大都已是九十歲的長者,他們現在已是耆老之年,口述歷史的機會亦無多,這一集透過老戰士的回憶,重塑當年戰爭片斷。
記者:張慧敏
Tuesday, August 11, 2015
2015-08-09 今日你笑咗未?
你上次大笑是甚麼時候?
有英美大學研究情感表露文化差異,以問卷訪問了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千多人,受訪者要選擇在不同情況下,如何表達憤怒、反感、快樂等情緒,以及顯露的程度。結果,香港人的情感表露指數最低,也可以說,是喜怒哀樂最不形於色、最目無表情的人。
2012年英國牛津大學研究指,笑至橫隔膜震動才是最有效。2009年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的研究也指出,笑可以令人長壽。
神秘顧客服務協會今年公布的服務業「全球微笑報告」顯示,在41個國家及地區當中,香港排名跌至倒數第三,是有紀錄以來最低。不過,贏得「微笑員工」大獎的旅遊顧問黃美玲卻認為,保持笑容一點也不困難,究竟她背後有甚麼秘訣?
這一集訪問了一班愛笑的香港人,其中一位是推廣愛笑瑜伽的余狄夫,甚麼原因驅使他要推廣這項運動?要鼓勵香港人笑,又有多困難?
記者:王玉娟
有英美大學研究情感表露文化差異,以問卷訪問了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的五千多人,受訪者要選擇在不同情況下,如何表達憤怒、反感、快樂等情緒,以及顯露的程度。結果,香港人的情感表露指數最低,也可以說,是喜怒哀樂最不形於色、最目無表情的人。
2012年英國牛津大學研究指,笑至橫隔膜震動才是最有效。2009年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的研究也指出,笑可以令人長壽。
神秘顧客服務協會今年公布的服務業「全球微笑報告」顯示,在41個國家及地區當中,香港排名跌至倒數第三,是有紀錄以來最低。不過,贏得「微笑員工」大獎的旅遊顧問黃美玲卻認為,保持笑容一點也不困難,究竟她背後有甚麼秘訣?
這一集訪問了一班愛笑的香港人,其中一位是推廣愛笑瑜伽的余狄夫,甚麼原因驅使他要推廣這項運動?要鼓勵香港人笑,又有多困難?
記者:王玉娟
Thursday, August 6, 2015
2015-08-02 你我他的共同回憶
近月闊別港人十八年的荔園重現,市民可以再次回味當年的機動遊戲及攤位,勾起了不少人的童年回憶。當年到樂園遊玩可能是難得一次的家庭活動,現今憑著樂園年票,遊樂園也許成了某些兒童理所當然的娛樂。已消失的遊樂園盛載了當年怎樣的童年回憶?這些年的遊樂園經歷了甚麼變化?
經歷時代淘汰的不只是舊式遊樂園,還有以往小朋友終日流連的兒童遊樂場。以往主要以木、鐵、石造成的遊樂組合設施,已漸漸被七彩繽紛的塑膠組合取代。對比以往充滿挑戰性及幻想空間的遊樂場,現今的遊樂設施更著重安全及外觀,加上現今小朋友的活動五花百門,兒童遊樂場的人流亦越來越少。
早在荔園結業前,荔園動物園已在九三年結束。而動植物公園的美洲虎在2008年去世後,香港大型猛獸的歷史亦劃上句號。在荔園陪著不少人成長的虎、豹、大象已成過去,究竟當年的美洲豹、黑熊在荔園的生活是怎樣的呢?現今要再辦動物園比以往為何更困難?
記者:李朗怡
經歷時代淘汰的不只是舊式遊樂園,還有以往小朋友終日流連的兒童遊樂場。以往主要以木、鐵、石造成的遊樂組合設施,已漸漸被七彩繽紛的塑膠組合取代。對比以往充滿挑戰性及幻想空間的遊樂場,現今的遊樂設施更著重安全及外觀,加上現今小朋友的活動五花百門,兒童遊樂場的人流亦越來越少。
早在荔園結業前,荔園動物園已在九三年結束。而動植物公園的美洲虎在2008年去世後,香港大型猛獸的歷史亦劃上句號。在荔園陪著不少人成長的虎、豹、大象已成過去,究竟當年的美洲豹、黑熊在荔園的生活是怎樣的呢?現今要再辦動物園比以往為何更困難?
記者:李朗怡
Tuesday, July 28, 2015
2015-07-26 暑假話事人
暑假到了!長達一個半月的暑假是學生期待已久的長假期。經過十個半月的校園生活,學生希望在暑假可以輕鬆一下,暫時放下功課、考試的束縛,盡情玩樂。暑假是學生的假期,應該由他們「話事」。
不過,現實是家長於四月初已為子女四周打探暑期課程,因為一些熱門課程很早便滿額,家長要爭分奪秒報讀暑期班。五月初,一間補習社門外有七百多名家長排隊,為子女報讀暑期課程。對不少家長來說,暑假是一個好時機,讓子女追回落後的進度,甚至預早學習新學年的課程。在安排暑假的時間表時,家長「話事」。但密密麻麻的暑假時間表,是否學生所期待的呢?
有家長主張與子女一起參與安排暑期活動,讓子女有足夠的時間休息、玩樂。有家長主張暫停子女的恆常課程,並鼓勵子女參與生活體驗的活動,從農地耕作到社區探訪,讓他們接近大自然,了解社區,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
記者:關麗雯
不過,現實是家長於四月初已為子女四周打探暑期課程,因為一些熱門課程很早便滿額,家長要爭分奪秒報讀暑期班。五月初,一間補習社門外有七百多名家長排隊,為子女報讀暑期課程。對不少家長來說,暑假是一個好時機,讓子女追回落後的進度,甚至預早學習新學年的課程。在安排暑假的時間表時,家長「話事」。但密密麻麻的暑假時間表,是否學生所期待的呢?
有家長主張與子女一起參與安排暑期活動,讓子女有足夠的時間休息、玩樂。有家長主張暫停子女的恆常課程,並鼓勵子女參與生活體驗的活動,從農地耕作到社區探訪,讓他們接近大自然,了解社區,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
記者:關麗雯
Sunday, July 26, 2015
2015-07-19 字尊與字卑
文化人、知識分子、文豪……文字工作者的頭上總像有光環,但其實在香港,靠文字維生的一群,薪金可能還不及最低工資。他們可能要靠另一份職業維生,才能繼續他們的寫作之路。在「識字」的風光背後,他們到底有甚麼辛酸?今日香港,「識字」真的能保障現實的生活嗎?
香港人少看書,出版界與中台相比也不算興盛,能銷量過萬本的書已經是「驚世之作」,但更多的是一、兩千本銷量的作品。新一代的作家,要靠寫作維生近乎不可能。現時出版界,一般提供給作者的版稅都不超過百分之十,資歷淺的甚至更低。也就是說,每賣出一本書,作者得到的不過是數元的收入,而一本書,由寫作到出版,動輒要花上三個月至半年的時間,得到的卻不過是幾千元的回報。到底是香港作家真的無法吸引讀者、是香港人不愛看書、還是業界對作者的報酬太過刻薄呢?
記者:劉偉程
香港人少看書,出版界與中台相比也不算興盛,能銷量過萬本的書已經是「驚世之作」,但更多的是一、兩千本銷量的作品。新一代的作家,要靠寫作維生近乎不可能。現時出版界,一般提供給作者的版稅都不超過百分之十,資歷淺的甚至更低。也就是說,每賣出一本書,作者得到的不過是數元的收入,而一本書,由寫作到出版,動輒要花上三個月至半年的時間,得到的卻不過是幾千元的回報。到底是香港作家真的無法吸引讀者、是香港人不愛看書、還是業界對作者的報酬太過刻薄呢?
記者:劉偉程
Monday, July 13, 2015
2015-07-12 大時代
電視劇《大時代》,描繪香港市民對股市的狂熱,有人一夜致富,也有人破產跳樓。香港股市曾經歷不少「大時代」,包括七三年股災、八七年港股停市、九七金融風暴、零八年金融海嘯等等。牛市時期,總少不了散戶投入「炒股」。
去年十一月,滬港通正式實行。半年後,滬港交投開始活躍,刺激市況上升,港股成交額由平日約七百億,一下急升至三千億。有業內人士認為,現時開始是港股新時代,有證券行交易增達六倍,開戶人數上升十倍。一時間人人皆股。但股票市場投資大,風險高,內地市場浮動大,市民應以甚麼心態,小心投資呢?
記者:陳淑欣
去年十一月,滬港通正式實行。半年後,滬港交投開始活躍,刺激市況上升,港股成交額由平日約七百億,一下急升至三千億。有業內人士認為,現時開始是港股新時代,有證券行交易增達六倍,開戶人數上升十倍。一時間人人皆股。但股票市場投資大,風險高,內地市場浮動大,市民應以甚麼心態,小心投資呢?
記者:陳淑欣
Sunday, July 5, 2015
2015-07-05 自拍年代
2013年,"selfie" (自拍)榮登英國牛津字典年度風雲字,自拍文化正式成形。
不少人愛自拍,「三七面」、「高炒」等屬家常便飯;自拍時借助「自拍神器」,自拍後用手機軟件「加工」,還是不滿意就去上自拍技術研習班。
去年八月進行「香港人最愛自拍熱點」選舉,排第一是清水灣沙灘的比堅尼自拍,第二是迪欣湖的公主自拍,第三是中環都爹利街的劇照自拍。
自拍心態也成為研究題目,一些心理學家認為,上載自拍照是希望吸引注意、尋求認同,美化自拍照,為要塑造最美的一面示人,愈多like、愈多followers愈有滿足感,反映自戀,也反映自信不足。但與愛自拍者「劃清界線」的也大有人在,法國有沙灘設立禁止自拍區域,呼籲遊客享受風光,而非自拍向人炫耀。
自拍,影響了誰?啟發了誰?改變了誰?
記者:王玉娟 / 劉偉程
不少人愛自拍,「三七面」、「高炒」等屬家常便飯;自拍時借助「自拍神器」,自拍後用手機軟件「加工」,還是不滿意就去上自拍技術研習班。
去年八月進行「香港人最愛自拍熱點」選舉,排第一是清水灣沙灘的比堅尼自拍,第二是迪欣湖的公主自拍,第三是中環都爹利街的劇照自拍。
自拍心態也成為研究題目,一些心理學家認為,上載自拍照是希望吸引注意、尋求認同,美化自拍照,為要塑造最美的一面示人,愈多like、愈多followers愈有滿足感,反映自戀,也反映自信不足。但與愛自拍者「劃清界線」的也大有人在,法國有沙灘設立禁止自拍區域,呼籲遊客享受風光,而非自拍向人炫耀。
自拍,影響了誰?啟發了誰?改變了誰?
記者:王玉娟 / 劉偉程
Sunday, June 28, 2015
2015-06-28 爸爸來了
香港生活指數高,越來越多家庭是雙薪模式,這代表家中經濟的提供者不再只限於父親,照顧小朋友的角色也不再只限於母親。
傳統父親給孩子的感覺多半是權威、剛毅、甚至冷漠的印象;媽媽被賦予照顧嬰兒的天性,但這不代表爸爸就無法與孩子進行親密的情感交流。
事實上,只要爸爸學習將育兒教養落實,並樂在其中,不僅可滿足內心的成就感,還能得到嬰兒意想不到的回饋,對孩子的自信建立和對外界的探索都有益處。
記者:廖婧希
傳統父親給孩子的感覺多半是權威、剛毅、甚至冷漠的印象;媽媽被賦予照顧嬰兒的天性,但這不代表爸爸就無法與孩子進行親密的情感交流。
事實上,只要爸爸學習將育兒教養落實,並樂在其中,不僅可滿足內心的成就感,還能得到嬰兒意想不到的回饋,對孩子的自信建立和對外界的探索都有益處。
記者:廖婧希
Wednesday, June 24, 2015
2015-06-21 龍躍漁港
吃糉、進行龍舟比賽,是香港人在端午節的指定動作。對於香港仔的漁民來說,扒龍舟原來不止是節慶活動,更是漁民的傳統。
在六、七十年代,漁民於五月初一的零晨零時,把龍舟從廟宇附近放下水,此時,旁觀的人都不可以發出聲響,以免觸怒大海神明,因此每人口中都要含著一顆糖果,等待龍舟落水。龍舟會向岸邊兩旁的所有臨海廟宇,如天后廟、洪聖廟、譚公廟等前後划動三次以代替叩拜神明的動作。天亮後,他們要划龍舟到大樹灣附近,一些沒有污染的地方「采青」,再回到泊滿漁船的避風塘,漁民聽到鑼鼓聲就會立即放下工作,躍下海、上船參與龍舟競渡。
雖然現在不同地區都有舉辦龍舟比賽,非水上人都陸續參與,但香港仔的漁民仍然保留用「大龍」比賽的傳統,是他們引以為榮的特色。
記者:黎頴然
在六、七十年代,漁民於五月初一的零晨零時,把龍舟從廟宇附近放下水,此時,旁觀的人都不可以發出聲響,以免觸怒大海神明,因此每人口中都要含著一顆糖果,等待龍舟落水。龍舟會向岸邊兩旁的所有臨海廟宇,如天后廟、洪聖廟、譚公廟等前後划動三次以代替叩拜神明的動作。天亮後,他們要划龍舟到大樹灣附近,一些沒有污染的地方「采青」,再回到泊滿漁船的避風塘,漁民聽到鑼鼓聲就會立即放下工作,躍下海、上船參與龍舟競渡。
雖然現在不同地區都有舉辦龍舟比賽,非水上人都陸續參與,但香港仔的漁民仍然保留用「大龍」比賽的傳統,是他們引以為榮的特色。
記者:黎頴然
Monday, June 15, 2015
2015-06-14 探索於工作與假期之間
工作假期計劃由特區政府於2001年開始推出,供十八至三十歲人士到外國體驗生活,邊工作邊旅遊,亦可修讀短期課程。至今有十個國家可供香港年輕人選擇前往,包括新西蘭、澳洲、愛爾蘭、德國、日本、加拿大、韓國、法國、英國、奧地利。政府數據顯示,至2014年1月1日止,已有超過三萬人參加過該計劃。
不少人前往工作假期是為了體驗外國生活,做一些在香港不會做的工種,如農夫、街頭賣藝、餐廳服務員、地盤工等。澳洲最低工資為世界最高,但不少港人在當地發現找工作並不容易,為了生活費,亦會選擇做「黑工」,即沒有最低工資及勞工法例保障的工作,多為華人經營的餐館或商店。
有參加工作假期的年輕人樂而忘返,很享受在當地的經歷,回港後覺得與香港社會格格不入;有人失望而回,覺得當地生活亦不盡如人意,回港後更投入本地生活;亦有人在當地生活過後,計劃在當地留學,甚至移民。
記者:李朗怡
不少人前往工作假期是為了體驗外國生活,做一些在香港不會做的工種,如農夫、街頭賣藝、餐廳服務員、地盤工等。澳洲最低工資為世界最高,但不少港人在當地發現找工作並不容易,為了生活費,亦會選擇做「黑工」,即沒有最低工資及勞工法例保障的工作,多為華人經營的餐館或商店。
有參加工作假期的年輕人樂而忘返,很享受在當地的經歷,回港後覺得與香港社會格格不入;有人失望而回,覺得當地生活亦不盡如人意,回港後更投入本地生活;亦有人在當地生活過後,計劃在當地留學,甚至移民。
記者:李朗怡
Wednesday, June 10, 2015
2015-06-07 香港之南極
蒲台島是香港最南端的小島,地勢平坦,在海上看似一個浮台,故名蒲台島。
蒲台過去一直沒有水電供應,村民和政府商討都未獲改善,只能依靠政府提供的發電機,每晚六時至翌日六時發電。電量亦有限,冷氣不能用,連電磁爐間中也跳掣。至於食水,這條村也是沒有自來水供應,政府會派水船送食水,但島上只有三個大水缸,村民每隔一、二天便要水船送水。在雨季,村民會用山水井水,但冬天旱季,食水成大問題。島上唯一酒家要自備發電機,自僱水船送水才可以維持。
目前全島只有十名常住島民,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他們都靠捕魚為生或在假日有遊客上島時做些小買賣。雖然常住民很少,但每逢大時大節,例如天后誕,所有村民及其後代都會回來,是島民最重視也最熱鬧的日子。
近年,蒲台令人關注,除了缺水缺電之外,更因為有發展商打算在島上興建骨灰龕,遭到村民反對,但部分工程已破壞島上的生態環境。
記者:張慧敏
蒲台過去一直沒有水電供應,村民和政府商討都未獲改善,只能依靠政府提供的發電機,每晚六時至翌日六時發電。電量亦有限,冷氣不能用,連電磁爐間中也跳掣。至於食水,這條村也是沒有自來水供應,政府會派水船送食水,但島上只有三個大水缸,村民每隔一、二天便要水船送水。在雨季,村民會用山水井水,但冬天旱季,食水成大問題。島上唯一酒家要自備發電機,自僱水船送水才可以維持。
目前全島只有十名常住島民,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他們都靠捕魚為生或在假日有遊客上島時做些小買賣。雖然常住民很少,但每逢大時大節,例如天后誕,所有村民及其後代都會回來,是島民最重視也最熱鬧的日子。
近年,蒲台令人關注,除了缺水缺電之外,更因為有發展商打算在島上興建骨灰龕,遭到村民反對,但部分工程已破壞島上的生態環境。
記者:張慧敏
Sunday, May 31, 2015
2015-05-31 《年輕人,你快樂嗎?》新加坡篇 -- 快樂代價
三年前,台灣著名節目主持陳文茜寫了一本書,獻給失落的一代,書的名字是《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在第一篇「地球上青春的眼淚」中她寫道:「這是一個失落的年代;其中有一群人,生活特別無奈,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叫做年輕人。」
系列第三集來到新加坡,過去十年,新加坡經濟超越香港,2013年,其人均GDP達六萬美元,香港則為三點八萬美元。香港人最愁住屋問題,國父李光耀七十年代推出組屋,希望令人人都有房產,追求安定生活,組屋類似香港居屋,照顧當地超過八成人。甚至有一種說法,若要向另一半求婚,只需拿出一堆組屋申請表,再跟另一半說:不如一起申請組屋吧?
如此說來,新加坡的年輕人理應相當快樂。事實上又是否如此?
2011年新加坡大選,執政人民行動黨得票六成,相對2001年的七成多得票,連亞洲周刊也形容這一仗是慘勝。近年,新加坡反對勢力抬頭,政府被逼回應,調整輸入外勞政策,總理李顯龍甚至在社交網站與年輕人對話。
新加坡政府實行精英主義,事事作出規劃,只要緊跟政府,人民從搖籃到墓地都不用傷腦筋。另一方面,有年輕人表示,厭倦這樣一種被規劃的人生,甚至有調查顯示,六成新加坡人希望移民。
在新加坡,快樂的代價是甚麼?
記者:蔡千紅
系列第三集來到新加坡,過去十年,新加坡經濟超越香港,2013年,其人均GDP達六萬美元,香港則為三點八萬美元。香港人最愁住屋問題,國父李光耀七十年代推出組屋,希望令人人都有房產,追求安定生活,組屋類似香港居屋,照顧當地超過八成人。甚至有一種說法,若要向另一半求婚,只需拿出一堆組屋申請表,再跟另一半說:不如一起申請組屋吧?
如此說來,新加坡的年輕人理應相當快樂。事實上又是否如此?
2011年新加坡大選,執政人民行動黨得票六成,相對2001年的七成多得票,連亞洲周刊也形容這一仗是慘勝。近年,新加坡反對勢力抬頭,政府被逼回應,調整輸入外勞政策,總理李顯龍甚至在社交網站與年輕人對話。
新加坡政府實行精英主義,事事作出規劃,只要緊跟政府,人民從搖籃到墓地都不用傷腦筋。另一方面,有年輕人表示,厭倦這樣一種被規劃的人生,甚至有調查顯示,六成新加坡人希望移民。
在新加坡,快樂的代價是甚麼?
記者:蔡千紅
Sunday, May 24, 2015
2015-05-24 《年輕人,你快樂嗎?》台灣篇 -- 薪酸大學生
三年前,台灣著名節目主持陳文茜寫了一本書,獻給失落的一代,書的名字是《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在第一篇「地球上青春的眼淚」中她寫道:「這是一個失落的年代;其中有一群人,生活特別無奈,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叫做年輕人。」年輕人本應對未來充滿期許,他們為何失落?有多失落?這一輯《星期日檔案》將走訪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南韓、台灣及新加坡,問問當地的年輕人:你快樂嗎?
系列的第二集來到台灣。九十年代,當地教育部催生公立高中與國立大學,又放寬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升格改制的限制,二十年間,大學生數目多了四倍,高中生升讀大學比率超過九成。大學門檻從窄變寬,對年輕一代有何影響?不少年輕人手握多重學歷,起薪點卻比十六年前還要低,高等教育是否仍是階級上流的不二階梯?
記者:蔡千紅
系列的第二集來到台灣。九十年代,當地教育部催生公立高中與國立大學,又放寬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升格改制的限制,二十年間,大學生數目多了四倍,高中生升讀大學比率超過九成。大學門檻從窄變寬,對年輕一代有何影響?不少年輕人手握多重學歷,起薪點卻比十六年前還要低,高等教育是否仍是階級上流的不二階梯?
記者:蔡千紅
Monday, May 18, 2015
2015-05-17 《年輕人,你快樂嗎?》南韓篇 -- 企業夢
三年前,台灣著名節目主持陳文茜寫了一本書,獻給失落的一代,書的名字是《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在第一篇「地球上青春的眼淚」中她寫道:「這是一個失落的年代;其中有一群人,生活特別無奈,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叫做年輕人。」 年輕人本應對未來充滿期許,他們為何失落?有多失落?這一輯《星期日檔案》將走訪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南韓、台灣及新加坡,問問當地的年輕人:你快樂嗎?
系列的第一集來到南韓。南韓的經濟發展被喻為「漢江奇跡」。韓戰之後,現任總統的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當時大力推動經濟,資助及補貼財團,如三星、SK和現代等大財團,成功令南韓經濟迅速崛起。但在繁華的背後,南韓大學畢業生首年的就業率只有五成多,扣除繼續進修的人數,待業人數高達十八萬人。
南韓政府每年投放7-8%GDP在教育上,有五百多間大學及專上學院,適齡人口入大學的比率有八成。對南韓年輕人來說,最理想的是到大財團工作。為了這個目標,不少年輕人除了有大學學歷,也會進修其他語文,到外國交流,考取不同類型的證書,稱為「SPEC」。為了找大企業或考公務員,有年輕人情願待業,全心全意找工作,也不願去中、小企業工作,更有年輕人為了用更多時間考SPEC,延遲大學畢業。
原因在於,南韓大企業薪金與中、小企相差近一倍,有四大保險福利,更是身份的象徵。父母也認同,以及資助子女到考試院進修SPEC,以找到大企業工作。
有學歷的年輕人一心想入大企業,但南韓經濟被財團壟斷,中、小企因而長期積弱。單是三星就已經佔全國出口額的兩成,但是首三十大財團集團每年提供的就業職位只佔全國5至6%。一個入大企業的夢,推動著南韓年輕的莘莘學子。但對於考不到的年輕人,生活又是否一個夢魘?
記者:陳淑欣
系列的第一集來到南韓。南韓的經濟發展被喻為「漢江奇跡」。韓戰之後,現任總統的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當時大力推動經濟,資助及補貼財團,如三星、SK和現代等大財團,成功令南韓經濟迅速崛起。但在繁華的背後,南韓大學畢業生首年的就業率只有五成多,扣除繼續進修的人數,待業人數高達十八萬人。
南韓政府每年投放7-8%GDP在教育上,有五百多間大學及專上學院,適齡人口入大學的比率有八成。對南韓年輕人來說,最理想的是到大財團工作。為了這個目標,不少年輕人除了有大學學歷,也會進修其他語文,到外國交流,考取不同類型的證書,稱為「SPEC」。為了找大企業或考公務員,有年輕人情願待業,全心全意找工作,也不願去中、小企業工作,更有年輕人為了用更多時間考SPEC,延遲大學畢業。
原因在於,南韓大企業薪金與中、小企相差近一倍,有四大保險福利,更是身份的象徵。父母也認同,以及資助子女到考試院進修SPEC,以找到大企業工作。
有學歷的年輕人一心想入大企業,但南韓經濟被財團壟斷,中、小企因而長期積弱。單是三星就已經佔全國出口額的兩成,但是首三十大財團集團每年提供的就業職位只佔全國5至6%。一個入大企業的夢,推動著南韓年輕的莘莘學子。但對於考不到的年輕人,生活又是否一個夢魘?
記者:陳淑欣
Tuesday, May 12, 2015
2015-05-10 中國式移民
上世紀初,澳洲奉行白澳政策,只容許白人移居當地。政策在七十年代結束後,多了中國人來打工賺錢。九十年代,一些中國學生以難民身份申請移民澳洲,後來不少人以家人團聚為由移民澳洲。其後亦有不少中國留學生畢業後,以工作簽證留在當地繼而入籍。近年澳洲當局收緊技術移民及親屬團聚移民政策,同時推出多項投資移民政策,被指特別用以吸引中國移民及其資金。隨著澳洲近年推出多項投資移民政策,加上加拿大等移民大國減少移民配額,澳洲成為中國富豪的新寵。不少中國移民到了澳洲都會買樓、做生意,有當地人就批評中國人炒樓令樓價急升,本地人很難置業。
本集將會探討中國幾代人移民澳洲的不同原因,以及中國移民對澳洲造成的影響,亦會訪問澳洲當局對中國移民的看法。
記者:李朗怡
本集將會探討中國幾代人移民澳洲的不同原因,以及中國移民對澳洲造成的影響,亦會訪問澳洲當局對中國移民的看法。
記者:李朗怡
Saturday, May 9, 2015
2015-05-03 圖寶
地圖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的工具,它紀錄了地形、地質、氣候等,為人們帶來方便。現時香港的官方地圖由地政總署測繪處的人員製作,但其實民間有不少有心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或關心的議題,製作富有人性化資訊的地圖,紀錄不同地區的文化、歷史和價值。
本集找來民間的地圖製作有心人,分享他們的理念和目的,製作過程的樂事,例如提倡綠色生活,展示不同地區關於綠色消費、二手店、農產品等資訊的「香港綠色生活地圖」。
人稱「綠色媽媽」的林麗珊,去年中發起義工共同製作綠色生活地圖,把香港不同地區的綠色消費點、綠色公共空間、循環再用的地方標示在地圖上,透過網頁讓有興趣的人把環保融入生活。
另外,明愛服務中心在薄扶林村利用「open source map」網上工具,仔細地把村裏的所有路標示出來,希望地圖能發布水浸或火災通報功能,協助村民逃生等。
記者:黎頴然
本集找來民間的地圖製作有心人,分享他們的理念和目的,製作過程的樂事,例如提倡綠色生活,展示不同地區關於綠色消費、二手店、農產品等資訊的「香港綠色生活地圖」。
人稱「綠色媽媽」的林麗珊,去年中發起義工共同製作綠色生活地圖,把香港不同地區的綠色消費點、綠色公共空間、循環再用的地方標示在地圖上,透過網頁讓有興趣的人把環保融入生活。
另外,明愛服務中心在薄扶林村利用「open source map」網上工具,仔細地把村裏的所有路標示出來,希望地圖能發布水浸或火災通報功能,協助村民逃生等。
記者:黎頴然
Wednesday, April 29, 2015
2015-04-26 飛越香港 (下)- 富裕.貧窮
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由小漁村變成大都會,享負不少美名。香港是世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也是其中一個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已發展經濟體系。早在2008年,聯合國已把香港貧富懸殊程度,列為亞洲第一。
香港因其獨特的土地制度,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樓房呎價和商廈租金,雙雙冠絕全球。樓價無止境地向上升,投資和擁有物業,而非工作,成為香港人創造和累積財富的主要手段;一所房子,把社會上的富人與窮人,成功與失敗者,涇渭分明地劃分出來。
香港不少舊區舊樓,頂層是天台屋,下面是板間房、房,一街之隔,是新建的豪宅。景觀矛盾對立,貧富鮮明易見。
從高處看、從上而下,香港是怎樣一個既富且貧、既美又醜的城市?
記者:王玉娟
香港因其獨特的土地制度,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樓房呎價和商廈租金,雙雙冠絕全球。樓價無止境地向上升,投資和擁有物業,而非工作,成為香港人創造和累積財富的主要手段;一所房子,把社會上的富人與窮人,成功與失敗者,涇渭分明地劃分出來。
香港不少舊區舊樓,頂層是天台屋,下面是板間房、房,一街之隔,是新建的豪宅。景觀矛盾對立,貧富鮮明易見。
從高處看、從上而下,香港是怎樣一個既富且貧、既美又醜的城市?
記者:王玉娟
Monday, April 20, 2015
2015-04-19 飛越香港 (上)- 高樓.綠地
從高空望下來的香港,面貌其實是怎樣的?
香港被形容為「石屎森林」,地少、人多、擁擠、壓迫一直是香港的形容詞,但原來這個面積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城市,有四分三屬郊野地區,是綠化土地。但香港實際用於住房的面積,只佔整個城市的百分之七,這百分之七的地方,竟住了超過七百萬人。
香港的大廈越建越密,越起越高,摩天大樓超過二百座,一棟棟「牙籤樓」、「筷子樓」擠在一起,成為世界著名的「垂直城市」;城市繁華的背後,藏著讓人震驚的高密度居住環境,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人口最密集的城市。
香港,就是一個大廈密密麻麻、又很多綠化的城市,這種極端矛盾對立的景觀隱含著甚麼信息?反映著一個怎樣的社會?
記者:王玉娟
香港被形容為「石屎森林」,地少、人多、擁擠、壓迫一直是香港的形容詞,但原來這個面積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城市,有四分三屬郊野地區,是綠化土地。但香港實際用於住房的面積,只佔整個城市的百分之七,這百分之七的地方,竟住了超過七百萬人。
香港的大廈越建越密,越起越高,摩天大樓超過二百座,一棟棟「牙籤樓」、「筷子樓」擠在一起,成為世界著名的「垂直城市」;城市繁華的背後,藏著讓人震驚的高密度居住環境,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人口最密集的城市。
香港,就是一個大廈密密麻麻、又很多綠化的城市,這種極端矛盾對立的景觀隱含著甚麼信息?反映著一個怎樣的社會?
記者:王玉娟
Tuesday, April 14, 2015
2015-04-12 半途出家當農夫
香港素以經濟城市自居,第一類及第二類生產只佔整體經濟組成的極少部分。然而,持份少不代表價值低。近年,有人提出香港可以發展自己的農業,「自己的菜自己種」,更有青年放棄本來在都市的工作,全身投入農耕。到底是甚麼吸引到這班年輕人半途出家,當上全職農夫?
年紀輕輕,大學畢業的他們,都不是傳統的「農二代」,他們在都市出身,只是認為香港必須有農業,且農業在港仍有可為而當上農夫。面向黃土背朝天,他們放棄舒適的冷氣房間,以勞力「搵食」。面對家人的反對,社會不知情人士的批評,他們又怎樣想?農業的智慧千錘百煉,半途出家的他們,又學到了多少?
記者:劉偉程
年紀輕輕,大學畢業的他們,都不是傳統的「農二代」,他們在都市出身,只是認為香港必須有農業,且農業在港仍有可為而當上農夫。面向黃土背朝天,他們放棄舒適的冷氣房間,以勞力「搵食」。面對家人的反對,社會不知情人士的批評,他們又怎樣想?農業的智慧千錘百煉,半途出家的他們,又學到了多少?
記者:劉偉程
Monday, April 6, 2015
2015-04-05 日落華富
二零一四年施政報告提出重建華富邨的計劃,至今已有五個安置居民的選址。華富(一)邨及華富(二) 邨分別在1967及1970年逐步建成,一共有十八座樓,現有居民約二萬六千多人。重建計劃提出後,有組織成立華富邨重建關注組,收集及反映居民對重建的意見。
華富邨曾是一個單位住著一家十多口,甚至三代同堂的地方,這裏亦被稱為「富貴邨」,不少高官名人曾在這裏居住,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正直邨內的小孩長大後成家置業,有些人飛黃騰達。有邨民憶述,每年農曆新年邨內都塞滿名貴房車,載著名成利就的子女回老家拜年。
時至今日,「富貴邨」變成了「老人邨」,昔日屋邨商場的茶樓變成了老人院。不少子女成家立室後遷出,留下老人家不願離開,亦有不少單位因老人離世而有新住戶遷入,令邨內人口加入了不少新移民及少數族裔。「第一代住戶」陪著華富邨經歷了近半世紀,其間的公屋生活、鄰里關係有何變化?
一些在華富邨長大,已經搬走的中年人,回顧在華富邨的日子,邨內的遊樂場、旁邊的瀑布灣及南區大海景,怎樣陪伴他們成長?這裏的人和事,對他們有何重要?本集希望透過華富邨這大型舊式公共屋邨,回顧兩代人的集體回憶,以及他們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寄望。
記者:李朗怡
華富邨曾是一個單位住著一家十多口,甚至三代同堂的地方,這裏亦被稱為「富貴邨」,不少高官名人曾在這裏居住,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正直邨內的小孩長大後成家置業,有些人飛黃騰達。有邨民憶述,每年農曆新年邨內都塞滿名貴房車,載著名成利就的子女回老家拜年。
時至今日,「富貴邨」變成了「老人邨」,昔日屋邨商場的茶樓變成了老人院。不少子女成家立室後遷出,留下老人家不願離開,亦有不少單位因老人離世而有新住戶遷入,令邨內人口加入了不少新移民及少數族裔。「第一代住戶」陪著華富邨經歷了近半世紀,其間的公屋生活、鄰里關係有何變化?
一些在華富邨長大,已經搬走的中年人,回顧在華富邨的日子,邨內的遊樂場、旁邊的瀑布灣及南區大海景,怎樣陪伴他們成長?這裏的人和事,對他們有何重要?本集希望透過華富邨這大型舊式公共屋邨,回顧兩代人的集體回憶,以及他們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寄望。
記者:李朗怡
Tuesday, March 31, 2015
2015-03-29 不是兒戲
源自南戲的粵劇,2009年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直以來,中、小學對設立粵劇作課外活動並不熱衷,直至近年政府及各界都開始在推動粵劇文化,先有西九大戲棚、2016年又將落成西九戲曲中心等。
不用拜師跑碼頭,不用日日打觔斗練基本功,可幸眼前一班活蹦亂跳的小生旦,竟然受到大老倌們的認同。21世紀的粵劇,我們或許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明天。
記者:廖婧希
不用拜師跑碼頭,不用日日打觔斗練基本功,可幸眼前一班活蹦亂跳的小生旦,竟然受到大老倌們的認同。21世紀的粵劇,我們或許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明天。
記者:廖婧希
2015-03-22 動起來
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記錄學生的體適能數據,包括手握力、九分鐘耐力跑、坐地前伸等。有調查收集10萬名6至19歲的中、小學生的數據,發現本地男、女學生在柔軟度、上肢肌肉及心肺功能都較周邊地區,如新加坡及內地同齡學生遜色。另外,兩成七學生屬超重,部分甚至是癡肥。
世衞建議每名兒童每天進行60分鐘的體能運動。教育提倡學童德、智、體、群、美的發展,但本港運動風氣低,學童對做運動不感興趣,值得社會關注。
記者:關麗雯
世衞建議每名兒童每天進行60分鐘的體能運動。教育提倡學童德、智、體、群、美的發展,但本港運動風氣低,學童對做運動不感興趣,值得社會關注。
記者:關麗雯
2015-03-15 有肌男人
因著電影潮流,以及網絡的推崇,男性身材要健美,似乎已經新世代的審美觀。上健身班、找健身教練上課,甚至跟隨網上健身資訊自行鍛鍊,無論高、矮、肥、瘦,只要有心,成為「大隻佬」,都不再只是健美比賽運動員的專利。
追求大隻背後,反映了男士們甚麼心態?為了健康,為了美觀,抑或只為一份自尊心?香港曾興起女性要病態瘦,如今男士要大隻,又反映了社會何種價值觀、審美觀的轉變?有開辦健身學院多年的健身教練說,健身背後,更重要的是健心。現今積極健身的男性,又有多少人帶著這份積極愉快的健身態度,抑或是出於一種自尊上的壓力?
本集將會探討怎樣才是健身的正確態度。
記者:錢芷蕾
追求大隻背後,反映了男士們甚麼心態?為了健康,為了美觀,抑或只為一份自尊心?香港曾興起女性要病態瘦,如今男士要大隻,又反映了社會何種價值觀、審美觀的轉變?有開辦健身學院多年的健身教練說,健身背後,更重要的是健心。現今積極健身的男性,又有多少人帶著這份積極愉快的健身態度,抑或是出於一種自尊上的壓力?
本集將會探討怎樣才是健身的正確態度。
記者:錢芷蕾
Sunday, March 15, 2015
2015-03-08 不打工青年
早前《施政報告》提出用三億元成立「青年發展基金」,鼓勵青年創業;未及一個月,網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集團」也宣布,成立十億元的「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協助年輕企業家在阿里旗下的電子商貿平台創業,把產品及服務打入內地市場。
一時間,香港瀰漫著一股濃厚的創業氣氛,不止一些已投入市場的打工仔嘗試創業做生意,也有不少年輕人畢業後第一份工,就是做老闆。
本集將探討這些不打工的年輕人為何有意創業,對於打工或做老闆,他們有什麼想法?家人又會怎樣看不打工的子女?
記者:黎頴然
一時間,香港瀰漫著一股濃厚的創業氣氛,不止一些已投入市場的打工仔嘗試創業做生意,也有不少年輕人畢業後第一份工,就是做老闆。
本集將探討這些不打工的年輕人為何有意創業,對於打工或做老闆,他們有什麼想法?家人又會怎樣看不打工的子女?
記者:黎頴然
Wednesday, March 4, 2015
2015-03-01 港孩初長成
少年人,十五歲至十八歲,他們是社會的生力軍。但近年社會急速變化,他們一代的年輕人的思想價值觀亦變得很快。當年被大家視為港孩的一代已經成長,成年人發現這一代人的思想和想法是超乎他們的了解,部分更覺得難以理解。
社會各界掀起一片要認識年輕人的呼聲,究竟新世代如何看世界,成年人怎樣才可了解新世代的心聲呢?
記者:張慧敏
社會各界掀起一片要認識年輕人的呼聲,究竟新世代如何看世界,成年人怎樣才可了解新世代的心聲呢?
記者:張慧敏
Tuesday, February 24, 2015
2015-02-22 八十後時代曲
自2010年反高鐵事件後,八十後一詞在社會和輿論間快速冒起,當年的社會對八十後毀譽參半,有說他們有理想、有熱情,也有說他們吃不得苦,對社會狀況諸多控訴,其中一眾八十後對社會事務和政治的參與,與年輕人無法置業等,更是大熱議題。
五年過去,舊去新來。八十後已從社會大舞台的鎂光燈下悄然離去,讓位予新一代的九十後、零零後。曾經被眾目關注的八十後們,今天的生活是如何?曾經火紅的,仍然在追尋正義,建立心中的美好社會嗎?曾經做夢的,仍然在努力,堅持尋找自己的理想嗎?又有沒有人已經默默地回到人群中,為日常的生活奮鬥呢?
對於當年的標籤,回首往事,他們有何感受?看著新生代的一群,他們又有沒有甚麼「過來人的說話」?
記者:劉偉程
五年過去,舊去新來。八十後已從社會大舞台的鎂光燈下悄然離去,讓位予新一代的九十後、零零後。曾經被眾目關注的八十後們,今天的生活是如何?曾經火紅的,仍然在追尋正義,建立心中的美好社會嗎?曾經做夢的,仍然在努力,堅持尋找自己的理想嗎?又有沒有人已經默默地回到人群中,為日常的生活奮鬥呢?
對於當年的標籤,回首往事,他們有何感受?看著新生代的一群,他們又有沒有甚麼「過來人的說話」?
記者:劉偉程
Tuesday, February 17, 2015
2015-02-15 少數族裔求職記
在同一片天空下,一些少數族裔和本地人一樣,在香港出生和生活。不過,在成長過程中,他們不論在讀書或工作上都遇上困難,成為被忽略的一群。在學習上,他們得不到足夠的支援去學習中文,以致踏入社會,語言便成為他們求職的首要障礙,社會對少數族裔認知不足所產生的歧視,令他們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2014年,政府為少數族裔學生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並每年撥款二億,加強校內支援。職場上,一些政府部門及私人機構,近年開始招聘少數族裔,讓他們有更多出路。
巴基斯坦裔的簡能及Esha分別參加警隊及勞工處的計劃,接受中文及職前訓練,他們如何面對挑戰?自小想加入紀律部隊的李偉安及想成為社工的Jeff又如何實現夢想?
記者:關麗雯
2014年,政府為少數族裔學生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並每年撥款二億,加強校內支援。職場上,一些政府部門及私人機構,近年開始招聘少數族裔,讓他們有更多出路。
巴基斯坦裔的簡能及Esha分別參加警隊及勞工處的計劃,接受中文及職前訓練,他們如何面對挑戰?自小想加入紀律部隊的李偉安及想成為社工的Jeff又如何實現夢想?
記者:關麗雯
Sunday, February 8, 2015
2015-02-08 別人的聲
在影視行業之中有一群人,你可能不認識他們的樣子,但你一定認識他們的聲音,他們就是配音員。
配音員的工作,包括戲劇、動畫、電影的人物聲音演出,亦涉及廣告、電視旁白等工作。第一代配音員如譚炳文和馮錦棠等,聲音仍然令人印象深刻。資深配音員林保全日前逝世,令更多人關注配音員這個工作。現時在香港要進入配音業,可以透過電視台的訓練班,坊間部分教育機構如香港電影學院,或香港專業進修學校亦曾開辦配音課程。
配音員這個職業一直帶有幾分神秘感,因為他們平日不出鏡,亦較少受訪,但我們的生活卻往往離不開他們的聲音。在人人都重視畫面的年代,這一集,就讓我們嘗試用心聆聽,新舊配音員訴說這個獨特職業的心路歷程。
記者:錢芷蕾
配音員的工作,包括戲劇、動畫、電影的人物聲音演出,亦涉及廣告、電視旁白等工作。第一代配音員如譚炳文和馮錦棠等,聲音仍然令人印象深刻。資深配音員林保全日前逝世,令更多人關注配音員這個工作。現時在香港要進入配音業,可以透過電視台的訓練班,坊間部分教育機構如香港電影學院,或香港專業進修學校亦曾開辦配音課程。
配音員這個職業一直帶有幾分神秘感,因為他們平日不出鏡,亦較少受訪,但我們的生活卻往往離不開他們的聲音。在人人都重視畫面的年代,這一集,就讓我們嘗試用心聆聽,新舊配音員訴說這個獨特職業的心路歷程。
記者:錢芷蕾
Monday, February 2, 2015
2015-02-01 師奶當自強
內地新移民到香港來的女性當中,大多數人沒有工作,主要負責照顧家庭,慢慢無論從外在還是內在都變得越來越師奶。也有一些人沒有受過很多教育,難以融入香港。有些人甚至不敢走出自己居住的社區,覺得沒有安全感,覺得被人看不起。但她們中間,有人積極改變,要做個不一樣的師奶。
記者:廖婧希
記者:廖婧希
Thursday, January 29, 2015
2015-01-25 逆風飛翔
香港曾興起過一陣陣的飛行熱,一般市民想一嘗當機師的滋味,會到本港唯一能學習駕駛小型飛機及直昇機的飛行總會。飛行總會在1981年成立,前身是遠東飛行訓練學校、香港航空會及香港飛行俱樂部,屬一所非牟利機構。
由於地方及時間所限,一般在香港考私人飛機牌費用約二十萬元,需時長達兩年,比在外國的兩個月時間相差很遠。其中一個原因是,啟德機場搬遷後,飛行總會只能於周末在石崗軍用機場使用其跑道升降。
面對資源所限,香港一班年輕人怎樣追逐他們的航空夢呢?一班有幸實現夢想的航空從業員,又怎樣回饋社會,協助培養航空人才?他們的熱誠又怎樣引領他們在逆風中飛翔?讓他們帶大家一同暢遊香港上空,分享飛行的樂趣。
記者:李朗怡
由於地方及時間所限,一般在香港考私人飛機牌費用約二十萬元,需時長達兩年,比在外國的兩個月時間相差很遠。其中一個原因是,啟德機場搬遷後,飛行總會只能於周末在石崗軍用機場使用其跑道升降。
面對資源所限,香港一班年輕人怎樣追逐他們的航空夢呢?一班有幸實現夢想的航空從業員,又怎樣回饋社會,協助培養航空人才?他們的熱誠又怎樣引領他們在逆風中飛翔?讓他們帶大家一同暢遊香港上空,分享飛行的樂趣。
記者:李朗怡
Monday, January 19, 2015
2015-01-18 去與留
回歸前,不少香港人因為對政治前景憂慮而萌生移居海外的念頭,八九至九四這五年間,香港出現大規模的移民潮。
至回歸前後,由於內地經濟不斷發展,不少人對香港前景改觀,移民人數逐漸回落,更有不少已移居外國的人開始回流香港。
香港經歷九七金融風暴、零三年沙士、零八年金融海嘯等,但移民海外人數一直維持每年平均七千二百人的水平。
根據保安局的數字,移民人數近十六年有鮮見的上升趨勢。有辦理移民的中介公司表示,欲移民的香港人數量增加一倍。當中有嫌香港樓價太高;有擔憂香港社會及政治氣氛;有不滿香港教育制度等。
究竟現在的香港為甚麼會令選擇移民者有「待不下去」的感覺?移居海外是否就能海闊天空?留下來堅決不走的人又有甚麼原因?
記者:張慧敏
至回歸前後,由於內地經濟不斷發展,不少人對香港前景改觀,移民人數逐漸回落,更有不少已移居外國的人開始回流香港。
香港經歷九七金融風暴、零三年沙士、零八年金融海嘯等,但移民海外人數一直維持每年平均七千二百人的水平。
根據保安局的數字,移民人數近十六年有鮮見的上升趨勢。有辦理移民的中介公司表示,欲移民的香港人數量增加一倍。當中有嫌香港樓價太高;有擔憂香港社會及政治氣氛;有不滿香港教育制度等。
究竟現在的香港為甚麼會令選擇移民者有「待不下去」的感覺?移居海外是否就能海闊天空?留下來堅決不走的人又有甚麼原因?
記者:張慧敏
Tuesday, January 13, 2015
2015-01-11 童趣.拾遺
在每一代人的成長中,都少不了玩具的影子。由以往的「擲豆袋」,到大大小小的娃娃和機器人,再到搖搖和迷你四驅車等,玩具陪伴了無數人走過他們的孩童歲月,留下了一段段的泛黃回憶。
今日的玩具,製作精美,用料講究,價錢也不菲,更像是收藏品。業界中人亦坦言,現時的玩具,已不再是為小孩而製造的遊樂工具,玩玩具的,更多是成年人。
相對於玩具車和模型,現在的小孩,更習慣於在智能手機上滑來溜去,沉迷在聲畫俱佳的電子遊戲之中。
到底「玩具」的定義是否已改變?還有孩子和家長會醉心於舊日的「低科技」玩具嗎?電子遊戲又會否全面取代舊玩具?仍在竭力推廣、保存舊玩具的人們,他們又是為了甚麼?
這一個星期日,讓我們重拾童趣。
記者:劉偉程
今日的玩具,製作精美,用料講究,價錢也不菲,更像是收藏品。業界中人亦坦言,現時的玩具,已不再是為小孩而製造的遊樂工具,玩玩具的,更多是成年人。
相對於玩具車和模型,現在的小孩,更習慣於在智能手機上滑來溜去,沉迷在聲畫俱佳的電子遊戲之中。
到底「玩具」的定義是否已改變?還有孩子和家長會醉心於舊日的「低科技」玩具嗎?電子遊戲又會否全面取代舊玩具?仍在竭力推廣、保存舊玩具的人們,他們又是為了甚麼?
這一個星期日,讓我們重拾童趣。
記者:劉偉程
Wednesday, January 7, 2015
2015-01-04 寫一手靚字
在香港成長的孩子,唸幼稚園便開始學習提筆習字,做功課、默書、考試、與筆友通訊、抄寫歌詞、寫日記、寫生日咭/聖誕咭,不論是工作、學習和娛樂都會把一支筆握在手中,書寫人生。
但隨著電腦、智能電話進入我們的生活,執筆寫字的機會慢慢被鍵盤、手寫板取代,寫字的機會少了,寫出來的字也愈來愈難看。有每年都負責為學界舉辦中英文書法比賽的老師形容,學生寫字的水準一年比一年差。零六年考評局的考試報告亦曾批評,學生寫字潦草,筆畫含糊。
究竟他們如何重拾書寫的興趣?寫得一手好字又有何用處呢?
記者:黎頴然
但隨著電腦、智能電話進入我們的生活,執筆寫字的機會慢慢被鍵盤、手寫板取代,寫字的機會少了,寫出來的字也愈來愈難看。有每年都負責為學界舉辦中英文書法比賽的老師形容,學生寫字的水準一年比一年差。零六年考評局的考試報告亦曾批評,學生寫字潦草,筆畫含糊。
究竟他們如何重拾書寫的興趣?寫得一手好字又有何用處呢?
記者:黎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