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台灣著名節目主持陳文茜寫了一本書,獻給失落的一代,書的名字是《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在第一篇「地球上青春的眼淚」中她寫道:「這是一個失落的年代;其中有一群人,生活特別無奈,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叫做年輕人。」
系列第三集來到新加坡,過去十年,新加坡經濟超越香港,2013年,其人均GDP達六萬美元,香港則為三點八萬美元。香港人最愁住屋問題,國父李光耀七十年代推出組屋,希望令人人都有房產,追求安定生活,組屋類似香港居屋,照顧當地超過八成人。甚至有一種說法,若要向另一半求婚,只需拿出一堆組屋申請表,再跟另一半說:不如一起申請組屋吧?
如此說來,新加坡的年輕人理應相當快樂。事實上又是否如此?
2011年新加坡大選,執政人民行動黨得票六成,相對2001年的七成多得票,連亞洲周刊也形容這一仗是慘勝。近年,新加坡反對勢力抬頭,政府被逼回應,調整輸入外勞政策,總理李顯龍甚至在社交網站與年輕人對話。
新加坡政府實行精英主義,事事作出規劃,只要緊跟政府,人民從搖籃到墓地都不用傷腦筋。另一方面,有年輕人表示,厭倦這樣一種被規劃的人生,甚至有調查顯示,六成新加坡人希望移民。
在新加坡,快樂的代價是甚麼?
記者:蔡千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