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進數碼時代,網絡和智能手機彷彿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自新冠疫情爆發後,政府提出「善用創新科技應對疫情」,加速了數碼科技應用的步伐。不過,統計處今年4月發布的《資訊科技使用情況和普及程度》顯示,2020年仍有約50萬10歲或以上港人沒有智能手機。
在瞬息萬變的數碼洪流下,沒有智能手機的基層市民正過著不一樣的生活,為免被數碼洪流沖去,有長者和視障者學習使用智能手機,他們能否趕上疫後數碼新時代?
記者:李嘉嘉
Friday, December 31, 2021
Monday, December 13, 2021
2021-12-12 歲月流聲
有「樂壇教父」之稱的著名電台主持 Uncle Ray,「開咪」超過七十年,今年五月宣布榮休,在大氣電波中與聽眾道別。這位殿堂級DJ多年來主持音樂節目,推介歐美流行音樂,更扶助過眾多樂壇新秀,推動本地音樂發展。他對香港廣播界以至樂壇,帶來甚麼貢獻?電台在過去逾半世紀,經歷甚麼變遷?
記者:廖天贊
記者:廖天贊
Tuesday, December 7, 2021
2021-12-05 我家有個小童星
商業社會樣樣都講求包裝,想成功吸引觀眾群,商戶就要找適合的代言人,不分年齡、身高或體重,只要夠「吸睛」,小朋友都可以隨時包裝成為明日之星。除了廣告,電視劇、電影當中也有不少小朋友的角色,他們提早踏足成年人的花花世界,體驗多姿多彩的生活,對他們的童年生活有甚麼影響?星光背後,又要付上甚麼代價呢?
記者:吳淽瀠
記者:吳淽瀠
Monday, November 29, 2021
2021-11-28 垃圾窩居
社會上有群人每天在佈滿污垢和蟲蟻亂竄的垃圾窩居,如常生活作息。目前若公屋租戶囤積雜物影響公共衛生,會被警告和扣分,甚或轉介作輔導,更多的垃圾屋或一直隱蔽社區。
都市的孤獨與疏離或催生出垃圾屋,他們囤物至家中每個角落,卻無處安放自己的心靈。有社工說現時社福資源較集中於短期家居清潔及照顧,較少長遠關注個案的心理狀況。直至社工和民間義工漫長又艱巨的上門勸導,他們才被理解與看見,開始整理自己的房子與人生。
記者:林可欣、潘琪慧
都市的孤獨與疏離或催生出垃圾屋,他們囤物至家中每個角落,卻無處安放自己的心靈。有社工說現時社福資源較集中於短期家居清潔及照顧,較少長遠關注個案的心理狀況。直至社工和民間義工漫長又艱巨的上門勸導,他們才被理解與看見,開始整理自己的房子與人生。
記者:林可欣、潘琪慧
Sunday, November 21, 2021
2021-11-21 旺區不旺場
大型商場遊人如織,商店包羅萬有。然而在鬧市一隅,部分舊式商場難敵歲月洗禮,空置率高,人流稀少。不少「死場」租戶黯然離去,但仍然有人默默留守。這些被遺忘的商場在城市夾縫中,尚有一線生機嗎?不同類型的商場應發揮甚麼作用?
記者:廖天贊
記者:廖天贊
Monday, November 15, 2021
2021-11-14 生死簿
世間最痛,莫過於骨肉分離。三十年不曾相見,對方到底在人間浮沉,還是早已魂歸天國,是不少尋親者一生的難題。如果帶著與至親僅存的記憶,無法在人間找到答案,到墳埸打開紀錄生死資料的落葬登記冊,會否是覓到至親的生機呢?
記者:林女芫雯
記者:林女芫雯
2021-11-07 「姨姨」應援團
應援文化來自日本和南韓,歌迷以不同形式為偶像助威,衍生新式的追星型態,並於近年隨韓流傳入香港。疫情下,港人留港娛樂,本地掀起新一股追星熱潮,當中不乏年近五六十歲的「姨姨粉」為偶像瘋狂。
有別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的追星方式,她們如今緊貼時興的應援文化,重金支持偶像,甚至自組歌迷團,重新連結因為疫情而變得疏離的人際關係。
人到中年,甚至快要「登六」,她們為何追星?相比少女時期,偶像如今對她們有何意義?
記者:林可欣
有別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的追星方式,她們如今緊貼時興的應援文化,重金支持偶像,甚至自組歌迷團,重新連結因為疫情而變得疏離的人際關係。
人到中年,甚至快要「登六」,她們為何追星?相比少女時期,偶像如今對她們有何意義?
記者:林可欣
Wednesday, November 3, 2021
Monday, October 11, 2021
2021-10-10 女子好「球」
零九年東亞運足球賽,港隊先後擊敗北韓和日本,贏得冠軍,本地足球發展引起當時社會熱烈關注,政府近十年先後推行「鳳凰計劃」、「五年策略計劃」,每年撥款最少二千萬予香港足球總會,改善足總管治、增加青年球員及女子球員數目。
十年過去,政府指目標成效「正面落實」,剛剛過去的東京奧運,運動員創下佳績,他們的薪金和待遇問題再次備受關注,一眾熱愛足球運動的女生,如何從工作、家庭和學業中取得平衡?香港做全職運動員如何生存?
記者:吳淽瀠、李嘉嘉
十年過去,政府指目標成效「正面落實」,剛剛過去的東京奧運,運動員創下佳績,他們的薪金和待遇問題再次備受關注,一眾熱愛足球運動的女生,如何從工作、家庭和學業中取得平衡?香港做全職運動員如何生存?
記者:吳淽瀠、李嘉嘉
Wednesday, October 6, 2021
2021-10-03 電池.摩打.螺絲釘
時間催人老,連電器都逃不過「變老」的命運。面對「老電器」,不少人都會棄舊迎新。連負責修理的維修商,也不時因為找不到零件,提早宣布「電器死亡」。歐盟今年三月實施新法案,要求家庭電器生產商在十年內供應足夠的後備零件,讓消費者能夠自行維修電器,保障用家的「維修權」。如果家電變得長壽,你又會否願意不放棄這位「老人家」呢?
記者:林女芫雯
記者:林女芫雯
Thursday, September 30, 2021
2021-09-26 巧手
「手」,你我都擁有,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全都依靠它。有沒有想過,一雙滿布皺紋的手,仍可以手執針線?一雙傷痕纍纍的手,能賦予每一雙皮鞋意義?一雙不靈活、不健全的手,可以造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縱然每雙手的外型、才華、能力不一,憑一「手」之手為社區傳遞溫暖。一雙手力量,可能超越你的想像。你又會用這雙手做甚麼?
記者:袁沅玉
記者:袁沅玉
Tuesday, September 21, 2021
2021-09-19 工廈容不下
政府計劃清拆轄下四幢工廈以興建公屋,包括火炭穗輝、長沙灣宏昌、九龍灣業安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約二千個廠戶明年底前要選擇結業、遷往私人工廈,或申請租用另外兩幢政府工廈,但後者僅供四十個單位競投。
香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濟轉型,本地剩下印刷、打鐵、機械零件製造等小型工業。這些廠戶默默以自傲的技藝維生過活,有人實踐著香港製造,有人為公私營機構工作的後勤。面臨清拆,他們何去何從?工業於香港還有何社會價值?
記者:林可欣
香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濟轉型,本地剩下印刷、打鐵、機械零件製造等小型工業。這些廠戶默默以自傲的技藝維生過活,有人實踐著香港製造,有人為公私營機構工作的後勤。面臨清拆,他們何去何從?工業於香港還有何社會價值?
記者:林可欣
Friday, September 17, 2021
2021-09-12 非行少年
2020年,全港10至20歲青少年犯罪個案近4000宗。有學者指,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往往是「根源於家庭,顯現於學校,惡化於社會。」然而時代的演進,影響青少年成長的因素更複雜,究竟非行少年所衍生的「非常行為」是誰之過?
近年,各界提倡「家長、學校、警方、社工」四方協作,幫助非行少年回歸正途,以及為下一代樹立更好的價值觀。究竟現時四方協作的成效如何?非行少年在迷失的路途上,最需要的又是甚麼?
記者:梁家正
近年,各界提倡「家長、學校、警方、社工」四方協作,幫助非行少年回歸正途,以及為下一代樹立更好的價值觀。究竟現時四方協作的成效如何?非行少年在迷失的路途上,最需要的又是甚麼?
記者:梁家正
Tuesday, September 7, 2021
2021-09-05 家有犬兒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工程陸續展開,有部分村民被收地後獲派公屋,但與他們生活多年的貓狗,因為公屋扣分制所限不能跟隨主人上樓,有估計數以千計動物將會流離失所。
常說狗隻有靈性,有人與牠情同家人,甚至視牠為精神支柱,相伴在旁直到最後一刻;另一邊廂也有人視牠為工具,用完即棄,只共患難不共「富貴」。在現行屋邨管理扣分制下,住戶可以申請狗隻成為「伴侶犬」,飼主怎樣通過申請門檻,延續人狗之情?
記者:黎頴然、廖天贊
常說狗隻有靈性,有人與牠情同家人,甚至視牠為精神支柱,相伴在旁直到最後一刻;另一邊廂也有人視牠為工具,用完即棄,只共患難不共「富貴」。在現行屋邨管理扣分制下,住戶可以申請狗隻成為「伴侶犬」,飼主怎樣通過申請門檻,延續人狗之情?
記者:黎頴然、廖天贊
Monday, August 30, 2021
2021-08-29 輪上健將
提到體壇健將,不少人會想起運動員在田徑場上奔馳。但跑不動,是否就不能成為運動健將呢?有跆拳道女運動員,在輪椅上考獲黑帶、奪得世界金牌。也有屢獲殊榮的攀石好手,憑雙臂力量,連人帶輪椅,爬上獅子山巔。他們與所有運動員一樣,有一個奧運夢。今屆在東京舉行的殘疾人奧運會,首次加入跆拳道和羽毛球項目,這些改變會不會為他們人生打開新篇章呢?未能打入殘奧的項目,運動員又打算如何推動呢?
記者:林女芫雯
記者:林女芫雯
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2021-08-22 誰為他們吶喊
14歲中度智障及自閉症少年2016年8月23日在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墮斃,今年5月死因庭裁定死於意外,陪審團同時提出提高院舍人手要求、員工專業知識等多項建議。肇事院舍當年另有五名院友於八個月內相繼死亡,更被揭發院長涉性侵院友等事故,當時已引發逾廿個關注團體及眾家屬要求政府監管私院,檢討及改革《殘疾人士院舍條例》。
五年過去,私營殘疾院舍的質素有否改善?為殘疾人士提供合乎國際人權標準的院舍服務,是基本權利還是福利?
五年過去,私營殘疾院舍的質素有否改善?為殘疾人士提供合乎國際人權標準的院舍服務,是基本權利還是福利?
2021-08-15 跨境潮退時
深港跨境學童於過去十多年來「迫爆」北區學額。唯新冠肺炎疫情於一年多前來襲,中港一直未能通關引發跨境生退學潮,北區學校首當其衝出現縮班危機。伴隨社會老齡化和移民潮的夾擊,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面臨適齡學童人口不足的問題,原本錄取大量跨境生的學校要如何變陣應對招生難關?跨境學童這個時代產物是否會在疫情影響下提早消失?
記者:黎頴然
記者:黎頴然
Monday, August 9, 2021
2021-08-08 講錢未必傷感情
錢幣的價值除了在於面值,更承載了每個時代的社會文化。講錢未必傷感情,有錢幣收藏家喜歡透過現鈔講故事,就如曾經是普羅大眾用以繳交電費的一分紙幣,它現時就成為了認識香港歷史的載體。
然而時移勢易,市民為了追求更方便快捷的消費過程,錢幣不再局限於現金,市民現時只要一機在手,就能利用電子貨幣消費,甚至有人全職鑽研其優惠,務求將每一分錢都「賺到盡」。但電子貨幣會否只是年輕人的玩意?私隱問題又會否成為隱憂呢?
記者:梁家正
然而時移勢易,市民為了追求更方便快捷的消費過程,錢幣不再局限於現金,市民現時只要一機在手,就能利用電子貨幣消費,甚至有人全職鑽研其優惠,務求將每一分錢都「賺到盡」。但電子貨幣會否只是年輕人的玩意?私隱問題又會否成為隱憂呢?
記者:梁家正
Wednesday, August 4, 2021
2021-08-01 樓梯角落
香港地寸金尺土,想地盡其用,舊樓樓梯底的空間,都被視為是創業機會。雖然地方狹窄,不過便宜的租金,就吸引了各行各業在樓梯舖做生意,包括傳統行業如手雕麻雀、繡花鞋,還有補鞋、配匙、雜貨店等。為了善用舖內的一分一寸,舖主在設計佈局方面亦想盡辦法,在這個狹窄的空間中,展現民間智慧。
然而,為了趕上城市發展的步伐,舊區逐一翻新,唐樓難逃清拆命運,樓梯舖的命運也將走到盡頭,還在經營的樓梯舖,有怎樣的故事?
記者:蘇墁鈺
然而,為了趕上城市發展的步伐,舊區逐一翻新,唐樓難逃清拆命運,樓梯舖的命運也將走到盡頭,還在經營的樓梯舖,有怎樣的故事?
記者:蘇墁鈺
Tuesday, July 27, 2021
2021-07-25 生仔要考牌?
要管教家中的「小魔怪」,有家長會以體罰作為手段,而不少虐兒個案也是由體罰開始,「一巴掌」隨時是家庭悲劇的第一步。目前全球已有62個國家立法全面禁止體罰兒童,但香港沒有相關法律,加上中國人「棒下出孝兒」的傳統思想影響,有調查指近半香港家長會對子女施以體罰,也有指言語和心理虐待對兒童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生仔要考牌」成為近年評論父母管教的潮語,怎樣才算是合格的父母?做個不打不罵的父母是否有得學?
記者:黎頴然
記者:黎頴然
2021-07-18 踏上五環路
東京奧運如箭在弦,滑板、衝浪、運動攀登、空手道及棒壘球等五項新增運動將亮相奧運;2024年巴黎奧運除了將滑板、衝浪和運動攀登再度納入比賽項目,更首次加入嘻哈文化中的霹靂舞。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期望,加入較受青少年歡迎的運動,有助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不少本地運動員正努力訓練備戰,力爭下屆奧運入場券,與世界各地好手在鎂光燈下同場較量。他們在實現奧運夢過程中,面對甚麼挑戰?政府對相關運動的支援又是否足夠?
記者:李嘉嘉、廖天贊
不少本地運動員正努力訓練備戰,力爭下屆奧運入場券,與世界各地好手在鎂光燈下同場較量。他們在實現奧運夢過程中,面對甚麼挑戰?政府對相關運動的支援又是否足夠?
記者:李嘉嘉、廖天贊
2021-07-11 吉光片羽
電影業被譽為「夢工場」,但本地電影業卻面臨夢想幻滅。香港電影曾經紅遍整個亞洲,黃金年代不復再,港產片每年出產數量由最高峰二百多套下降至四十多套,被形容香港電影「已死」。
受疫症衝擊,電影業雪上加霜。防疫措施收緊,戲院被勒令停業,大型連鎖UA戲院更全線結業。政府注資十億元,先後推出多項電影資助計劃,去年亦公布,預留約二億六千萬元支援及鼓勵業界開拍本地電影。
香港電影業連番受挫,電影人、電影夢如何堅持下去?
記者:馬敏玉
受疫症衝擊,電影業雪上加霜。防疫措施收緊,戲院被勒令停業,大型連鎖UA戲院更全線結業。政府注資十億元,先後推出多項電影資助計劃,去年亦公布,預留約二億六千萬元支援及鼓勵業界開拍本地電影。
香港電影業連番受挫,電影人、電影夢如何堅持下去?
記者:馬敏玉
Thursday, July 8, 2021
2021-07-04 不老是我
不少愛美之人也會鑽研駐顏術,年過半百也會期望能青春常駐。有人曾進行微整形,嘗試令自己外貌保持年輕;有人會悉心打扮,配上時尚穿搭,打破「老來嬌」的負面標籤,親身演繹即使年老也能放膽打扮,思維也能新潮年輕。
人生不容許外表永遠停留在風華正茂之時,三位年過半百的女士經歷人生起跌,縱然接受歲月為她們臉上留下的痕跡,仍選擇奮力活到老、靚到老,各自施展「優雅地老去」的魔法。
記者:李嘉嘉
人生不容許外表永遠停留在風華正茂之時,三位年過半百的女士經歷人生起跌,縱然接受歲月為她們臉上留下的痕跡,仍選擇奮力活到老、靚到老,各自施展「優雅地老去」的魔法。
記者:李嘉嘉
2021-06-27 再見亦是爸媽
父母選擇離婚,子女通常也沒有決定權或討論權。不同的研究顯示,家庭離異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政府近年強調父母即使離異也應以孩子為本,共同分擔親職責任,教養子女為父母「責任」而非「權利」。
目前社署會跟進法院轉介兒童管養和探視的個案,全港亦設有五間共享親職支援中心;然而,夫妻緣份走到盡頭,若無法放下恩怨情仇,一般也難以好好處理親職事務糾紛。孩子被迫承受父母離異的結果,在破碎家庭長大,他們的心聲能跟誰講?
記者:梁家正、林可欣
目前社署會跟進法院轉介兒童管養和探視的個案,全港亦設有五間共享親職支援中心;然而,夫妻緣份走到盡頭,若無法放下恩怨情仇,一般也難以好好處理親職事務糾紛。孩子被迫承受父母離異的結果,在破碎家庭長大,他們的心聲能跟誰講?
記者:梁家正、林可欣
2021-06-20 永不失聯的爸爸
香港離婚率持續上升,2019年統計處數據顯示每十對夫妻,就有四對無法白頭到老。政府近年提倡夫妻離異後,亦應以孩子為本,共同分擔親職責任。
家事法庭過去多數把管養權判予母親;父親因為無法與子女共住,較難完整履行親職,親子關係變成特定日子在另一個家見面相處。離婚之後,這群爸爸如何重建與子女的關係,陪伴他們成長,繼續一起走人生路?
本節目一連兩集探討如何以兒童為本實踐共享親職,聽聽非同住父親及離異孩子的絮絮心語。
記者:林可欣
家事法庭過去多數把管養權判予母親;父親因為無法與子女共住,較難完整履行親職,親子關係變成特定日子在另一個家見面相處。離婚之後,這群爸爸如何重建與子女的關係,陪伴他們成長,繼續一起走人生路?
本節目一連兩集探討如何以兒童為本實踐共享親職,聽聽非同住父親及離異孩子的絮絮心語。
記者:林可欣
Thursday, June 17, 2021
2021-06-13 負傷的療癒者
根據政府數字,每七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有精神健康問題,焦慮症及抑鬱症為最常見。精神病除了影響患者的情緒,社會上部分人的不理解亦為他們增添壓力,患病雖然沒有為他們帶來實質的傷痕,卻為他們帶來不少無形的傷害。有精神病康復者在復元之後,重新整理自己的經歷,以過來人的身分與其他康復者同行,療癒他人的同時,他們能夠做到自療嗎?這段經歷對他們來說又有甚麼體會?
記者:蘇墁鈺
記者:蘇墁鈺
Monday, June 7, 2021
2021-06-06 湮沒的歷史
香港存有不少具歷史價值的建築,而它們則承載著一段段建構香港社會的重要歷史。可惜這些歷史建築漸漸湮沒在社區中,近年亦面臨被拆卸的危機。現時本港歷史建築的評級機制下,並沒有具體規定已評級的建築物應如何保存,當中有何漏洞?甚至一些具歷史價值的墳場、防空洞和石碑等,亦會因「不屬於一般建築物/構築物涵蓋類別」而不被評級,剝奪被保育的機會。究竟這些歷史瑰寶會否難逃一劫,從此成為被湮沒的歷史?
記者:梁家正、馬敏玉
記者:梁家正、馬敏玉
Wednesday, June 2, 2021
2021-05-30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國人無飯不歡,對袁隆平來說,每一株雜交水稻、每一碗米飯更包含了他畢生的心血。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親歷過大飢荒讓他深明糧食的重要,七十年代他研發出中國雜交水稻,大大提升稻米產量,為中國以至全球的糧食供應和安全作出重大貢獻。
他是國家級的農業工作者,也是舉世知名的科學家,上星期他因病離世,他的堅持是如何滋潤著世界各地每一畝稻田?他的耕耘為後世帶來甚麼影響?
記者:黎頴然、馬敏玉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農學系,親歷過大飢荒讓他深明糧食的重要,七十年代他研發出中國雜交水稻,大大提升稻米產量,為中國以至全球的糧食供應和安全作出重大貢獻。
他是國家級的農業工作者,也是舉世知名的科學家,上星期他因病離世,他的堅持是如何滋潤著世界各地每一畝稻田?他的耕耘為後世帶來甚麼影響?
記者:黎頴然、馬敏玉
Tuesday, May 25, 2021
2021-05-23 沒有「我」之前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生、死」不由人,但是在「老、病」之時,我們能否為自己計劃多一點?
政府在1997年制定《持久授權書條例》,讓人在精神行為能力健全的時候,授權「信得過」的人在他失去意識和決策能力時,代為管理財產,然而條例訂立以來只有二千人行使過個此權利;近年越來越多人討論預設醫療指示及在家安息等「自主」方案,又是否保障到長者,在失去「自我」之前,好好鋪墊出自己想要的最後人生?
記者:黎頴然
政府在1997年制定《持久授權書條例》,讓人在精神行為能力健全的時候,授權「信得過」的人在他失去意識和決策能力時,代為管理財產,然而條例訂立以來只有二千人行使過個此權利;近年越來越多人討論預設醫療指示及在家安息等「自主」方案,又是否保障到長者,在失去「自我」之前,好好鋪墊出自己想要的最後人生?
記者:黎頴然
Tuesday, May 18, 2021
2021-05-16 串流不息
俗稱「聽歌app」的音樂串流平台近年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精神食糧。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今年三月發表年度全球唱片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度全球唱片市場總收入為216億美元,其中串流音樂平台總收入有19.9%增長,佔市場62.1%總收入。
疫情下,令這些平台更受歡迎,樂迷聽歌習慣有何演變?不少音樂人轉型到串流平台推出單曲,加速實體唱片業式微,同時湧現一批獨立音樂人透過平台發布歌曲,他們能否賴以維生?
記者:李嘉嘉
疫情下,令這些平台更受歡迎,樂迷聽歌習慣有何演變?不少音樂人轉型到串流平台推出單曲,加速實體唱片業式微,同時湧現一批獨立音樂人透過平台發布歌曲,他們能否賴以維生?
記者:李嘉嘉
Wednesday, May 12, 2021
2021-05-09 沒有媽媽的母親節
世紀疫症下的母親節,有些兒女並沒有母親在旁。醫院和安老院暫停探訪等隔離措施,使生離死別留下許多遺憾。有人無聲訣別病榻中的媽媽,有人相隔半世紀再尋杳無音信的媽媽。舊照片、舊文件成為追憶的線索,喪親、尋親的人從中慢慢拼湊出母親的模樣。
生命從不等候,如果時間可以倒流,這段誰也無法取代的親情,能被捉緊嗎?在母親缺席的日子裡,除了失落與悲傷,還有甚麼可以留得住?
記者:林可欣
生命從不等候,如果時間可以倒流,這段誰也無法取代的親情,能被捉緊嗎?在母親缺席的日子裡,除了失落與悲傷,還有甚麼可以留得住?
記者:林可欣
Wednesday, May 5, 2021
2021-05-02 尋回一個家
香港每年有約七千名更生人士重投社會,但他們除了面對就業障礙,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要尋找容身之所也非易事。如果無法解決住屋需求,更生人士很容易走上回頭路。
有人曾沉淪毒海二十年,出入監獄無數次,視監獄為最安穩的「家」。有兩名青梅竹馬的好朋友,曾一同徘徊在毒品世界,甚至傷害至親,導致有家歸不得。這三名「同路人」曾經犯錯、曾經迷失,最終遠離毒品、重獲新生。數月前他們自掏腰包籌辦宿舍,幫助更生人士尋回一個家。
記者:楊明珠
有人曾沉淪毒海二十年,出入監獄無數次,視監獄為最安穩的「家」。有兩名青梅竹馬的好朋友,曾一同徘徊在毒品世界,甚至傷害至親,導致有家歸不得。這三名「同路人」曾經犯錯、曾經迷失,最終遠離毒品、重獲新生。數月前他們自掏腰包籌辦宿舍,幫助更生人士尋回一個家。
記者:楊明珠
Tuesday, April 27, 2021
2021-04-25 逆流而行
常說文憑試是「一試定生死」,但在目前高中學制下,仍然有些課程並非以公開試成績評分。不用考試、課堂地點跳出校園,這些課程名為「應用學習」。政府推廣應用學習時強調課程是實踐與理論並重,為中學發展職專教育的重要一步。45個課程內容多元化,甜品製作、航空系等課程都是當中熱門,唯應用學習科評級制度問題,加上認受性不高,修讀這科的同學如何在學海中逆流而上,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記者:蘇墁鈺
記者:蘇墁鈺
Wednesday, April 21, 2021
2021-04-18 「住」得其所
在這個樓價高企已成常態的城市,香港人為住屋而辛勤工作付租供樓,適切的居所多年來卻仍供不應求,衍生新式的住屋型態。太空艙、貨櫃屋、納米樓等等,只要有瓦遮頭,就能成為港人生活起居的「家」。
當生活起居都要在一個與車位相若的空間內解決,面對新樓奇則,室內設計師如何絞盡腦汁讓人住得其所?貨櫃屋供應商又怎樣轉型,與非牟利機構以另類的建築方法興建更多宜居的房子?對小市民來說,「家」之歸屬又何止只是一個單位。
記者:林可欣
當生活起居都要在一個與車位相若的空間內解決,面對新樓奇則,室內設計師如何絞盡腦汁讓人住得其所?貨櫃屋供應商又怎樣轉型,與非牟利機構以另類的建築方法興建更多宜居的房子?對小市民來說,「家」之歸屬又何止只是一個單位。
記者:林可欣
Wednesday, April 14, 2021
2021-04-11 孩子教會我們要堅強
身處疫症時代,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一樣。在這段社會停擺的日子,有人經歷失業、有人不幸感染、也有人與親友分隔兩地,令不少人陷入困局,整個世界經歷低潮。對我們來說,經歷疫症一年多已讓我們感到疲累。不過,對於一班從小患病的孩子來說,與病魔對抗不只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場一輩子的持久戰。這些勇敢的孩子們,又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啟示?
在孩子們不一樣的世界,也許教會我們要堅強。
記者:馬敏玉
在孩子們不一樣的世界,也許教會我們要堅強。
記者:馬敏玉
Wednesday, April 7, 2021
2021-04-04 命不該絕
被喻為「世紀絕症」的傳染病--愛滋病,於1981年在美國發現首宗病例。
四十年過去,經過科學家不斷的努力,這個病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症」,「雞尾酒療法」令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大減,近年香港大學的科研團隊也成功研發免疫療法出疫苗對這個病,計劃於今年在本港進行第一期人體臨床測試。
因為醫學進步,感染者的壽命延長,與這個病共存多年的患者,怎樣面對將來?年紀漸長,他們的晚年生活是否與一般人一樣?
記者:黎頴然
四十年過去,經過科學家不斷的努力,這個病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症」,「雞尾酒療法」令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大減,近年香港大學的科研團隊也成功研發免疫療法出疫苗對這個病,計劃於今年在本港進行第一期人體臨床測試。
因為醫學進步,感染者的壽命延長,與這個病共存多年的患者,怎樣面對將來?年紀漸長,他們的晚年生活是否與一般人一樣?
記者:黎頴然
Tuesday, March 30, 2021
2021-03-28 無痕山林
疫情之際,不少人蜂擁上山避疫。郊遊、露營、遠足成為過去一年廣受歡迎的消閒活動,但這股熱潮卻造成山火和山野垃圾的累積。山徑使用率高,沙化後寸草不生,不但影響生態更會誘發意外,去年有602宗攀山拯救事故,是十年來新高。有行山愛好者組織義工隊上山下海執垃圾,有組織多年來觀察山貌變化,希望修復受損山徑。世界各地都提倡「無痕山林」概念,鼓勵行山保留山野的原貌。人類怎樣路過無痕,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
記者:楊明珠、梁家正
記者:楊明珠、梁家正
Tuesday, March 23, 2021
2021-03-21 誰願放手
政府統計處於2015年發表的《香港的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統計報告,估計本港智障人士人口約有7.1萬至10.1萬人。隨著人口老化,高齡照顧者更憂心自己離世後,年長的孩子頓成孤兒。
有照顧者為孩子進行生死教育,並輪候弱智人士宿舍,卻面對輪候時間過長問題;有人卻寧陪伴其長不大的孩子終老,一再順延輪候宿舍的安排;即使已安排宿舍,卻擔憂孩子得不到適切照顧。兩代人,同時面對「老病死」。
記者:李嘉嘉
有照顧者為孩子進行生死教育,並輪候弱智人士宿舍,卻面對輪候時間過長問題;有人卻寧陪伴其長不大的孩子終老,一再順延輪候宿舍的安排;即使已安排宿舍,卻擔憂孩子得不到適切照顧。兩代人,同時面對「老病死」。
記者:李嘉嘉
Monday, March 15, 2021
2021-03-14 毋忘我
抗疫超過一年,對於本港超過116萬的長者來說,在這個缺乏社交、社會支援的一年,隨之帶來的負面情緒是一個重要挑戰。有機構去年調查發現,五成半受訪長者在疫情下,經常感到擔心、驚慌和困擾,有長者甚至覺得比起疫情,更害怕一個人在家過世但無人知曉,政府亦關注「孤獨死」的情況會否香港出現。長者在疫情下的心情有何轉變?「孤獨死」又是否只會發生在獨居長者身上?身邊人又能如何為長者提供支援,讓他們遠離孤單?
記者:蘇墁鈺
記者:蘇墁鈺
Tuesday, March 9, 2021
2021-03-07 逃脫
新冠疫情讓世界翻天覆地,家暴亦如影伴隨浮現,成為次生災害的「影子疫情」。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各地疫情下封城禁足等措施導致家暴求助飆升。
過去一年,本港不少社福機構亦接獲大量求助個案,主要因為子女管教及失業等問題。有社工指,留家避疫容易釀成「困獸鬥」,甚至出現家暴,當中不少更是積存已久的家庭鬱結。疫情下受虐卻無處可逃,逃離家人如何是一場痛苦而糾結的掙扎?無法輕言切割的親密關係、烙下的傷害,又要如何疏解修補?
記者:林可欣
過去一年,本港不少社福機構亦接獲大量求助個案,主要因為子女管教及失業等問題。有社工指,留家避疫容易釀成「困獸鬥」,甚至出現家暴,當中不少更是積存已久的家庭鬱結。疫情下受虐卻無處可逃,逃離家人如何是一場痛苦而糾結的掙扎?無法輕言切割的親密關係、烙下的傷害,又要如何疏解修補?
記者:林可欣
Monday, March 1, 2021
2021-02-28 窮日子
政府發表最新貧窮情況報告,貧窮率創新高,香港每五個就有一個窮,貧窮人口達到一百四十九萬,是有記錄以來最高。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打擊經濟,失業率創下十六年來新高,超過二十四萬人失業,基層的生計受到影響。一場疫症,如何加劇社會上一班弱勢社群的困境?失業、被迫露宿街頭、三餐不繼等,活在貧窮線下,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記者:馬敏玉
記者:馬敏玉
Tuesday, February 23, 2021
2021-02-21 待業不失業
政府最新公布6.6%的失業率,創下十六年來高位。疫症下經濟疲弱,不少人為工作憂愁,不過在這個失業大潮流中,有掉了飯碗的人選擇運用這段待業時間去做好事,實行「口停手不停」,即使沒有收入也投放時間、心神去辦工,幫助社會上一群比自己更有需要的社群。即使待業,也不失業,他們的用心為何?
記者:黎頴然、李嘉嘉
記者:黎頴然、李嘉嘉
Monday, February 15, 2021
2021-02-14 只想見你
常說愛情要經得起考驗,持續超過一年的疫情或者是一個重大考驗。一間交友配對公司一月發表調查,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在疫情下,與另一半相處壓力上升。受疫情影響,各國去年初陸續宣布封關,異地戀情侶只能隔著屏幕相見,這些「螢幕情侶」如何維繫關係?另外,安老院接連出現傳播群組,院舍長期謝絕探訪,老夫老妻可以如何經營關係?受疫情影響的,還有本來在去年舉行婚禮的準新人。三對情侶如何在「疫」境中互相扶持,繼續走下去?
記者:蘇墁鈺
記者:蘇墁鈺
Saturday, February 13, 2021
2021-02-07 帶著貨開直播
疫情加速網購消費發展,網紅直播的銷售形式更成為內地消費新常態,去年「雙十一」期間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在十二小時內,有多個直播平台錄得過億成交額。這股熱潮也正席捲全球,在香港有傳統零售商認為直播帶貨大有「錢」途,紛紛加入戰團,培訓前線員工成為網上主播,發展線上推銷。柴米油鹽醬醋茶,通通都可以一邊看直播一邊送到府上。不過,這種新興便利的消費模式暗藏風險,消費者該如何提防?商家又應怎樣把關,以免觸犯法紀?
記者:楊明珠
記者:楊明珠
Tuesday, February 2, 2021
2021-01-31 「毛」聲無息
去年深井豪景花園發生虐畜案,30隻動物包括貓、兔、倉鼠、龍貓、鸚鵡等遭人從高處墜下,一共18死12傷,律政司其後因證據不足決定不起訴,引起社會關注虐畜問題。
政府去年就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展開公眾諮詢,考慮對嚴重的殘酷對待動物案件引入可公訴罪行。近年虐畜案件接二連三發生,修例可否減少同類事情發生?一班走過「鬼門關」的動物覓得新家園後,過往的傷痛能否被撫平?牠們對領養自己的主人有甚麼特別意義?
記者:楊明珠
政府去年就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展開公眾諮詢,考慮對嚴重的殘酷對待動物案件引入可公訴罪行。近年虐畜案件接二連三發生,修例可否減少同類事情發生?一班走過「鬼門關」的動物覓得新家園後,過往的傷痛能否被撫平?牠們對領養自己的主人有甚麼特別意義?
記者:楊明珠
Saturday, January 30, 2021
2021-01-24 疫苗猶豫
「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曾於2019年被世衛指是全球面對的十大健康威脅之一;兩年後的今天,人們對疫苗的猶豫有增無減。
為對抗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各國研究團隊花了不足一年時間研發疫苗,首批預料於首季付運到港。
研發之快,技術之新,令不少市民對是否接種疫苗拿不定信心。全新技術是否有效?它們對抗病毒的機制是怎樣?有沒有副作用?對於這顆被形容為解決新冠疫症的救星,你有猶豫嗎?
記者:李嘉嘉、黎頴然
為對抗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各國研究團隊花了不足一年時間研發疫苗,首批預料於首季付運到港。
研發之快,技術之新,令不少市民對是否接種疫苗拿不定信心。全新技術是否有效?它們對抗病毒的機制是怎樣?有沒有副作用?對於這顆被形容為解決新冠疫症的救星,你有猶豫嗎?
記者:李嘉嘉、黎頴然
2021-01-17 伴疫歲月
2020年1月23日,香港錄得首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這一年港人經歷瘋搶口罩、爭奪防疫物資,到禁堂食等限制社交距離的措施,度過四波疫情。
時間又回到初春,疫症猶在,醫護、留學生、曾在疫區營業的餐廳東主、被強制檢疫的疫廈居民,在這一年的抗疫歲月裡,如今如何?病毒一直伴隨不散,港人活在新常態下,怎樣學會與疫症共存,繼續打這場未完的抗疫戰?
記者:馬敏玉、林可欣、楊明珠
時間又回到初春,疫症猶在,醫護、留學生、曾在疫區營業的餐廳東主、被強制檢疫的疫廈居民,在這一年的抗疫歲月裡,如今如何?病毒一直伴隨不散,港人活在新常態下,怎樣學會與疫症共存,繼續打這場未完的抗疫戰?
記者:馬敏玉、林可欣、楊明珠
Monday, January 11, 2021
2021-01-10 早生貴子
在現今社會,遲婚、遲生育成為大趨勢。根據政府最新數字,1981年到2019年間,15歲到24歲女性的生育率減少約八成三,而較年長的年齡組別,生育率大致上升,反映延遲生育的趨勢。經常聽說「有仔趁嫩生」,但在今時今日,早生小孩的年輕媽媽,反而難以被社會接納。一個婦女組織去年的調查反映,年輕媽媽的快樂程度及生活滿意度都較年紀較大的媽媽低。從稚嫩的少女,到為人之母,幾個年輕媽媽有如何的經歷?
記者:蘇墁鈺
記者:蘇墁鈺
Tuesday, January 5, 2021
2021-01-03 「瘦」夠了
「瘦」,似乎是每個人的夢想。社交媒體追捧不斷變瘦的「健康」風潮,網絡充斥各種減肥健體法,仿佛在告訴我們肥了一吋就是罪。
減肥成為不少女生的「終身事業」,不過去年本港有調查發現,曾經減肥的港人超過四成體重屬於正常或過輕,其實不需要減肥。另一邊廂,社會上亦有過瘦的人肥不了,他們有何心聲?過瘦長遠損害身體機能,死亡風險甚至比過胖的更高,最終「瘦」傷。
你,「瘦」夠了嗎?
記者:馬敏玉
減肥成為不少女生的「終身事業」,不過去年本港有調查發現,曾經減肥的港人超過四成體重屬於正常或過輕,其實不需要減肥。另一邊廂,社會上亦有過瘦的人肥不了,他們有何心聲?過瘦長遠損害身體機能,死亡風險甚至比過胖的更高,最終「瘦」傷。
你,「瘦」夠了嗎?
記者:馬敏玉